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医疗外企加速本土化面临哪些挑战?

18年03月29日 阅读:8520 来源: 苏芽转载

  3月23日,特朗普签署白宫备忘录,宣布基于“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高额关税,挑起贸易战,在公布的商品名单上,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赫然在列。


  FT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尔认为如果贸易战升级,迫使中国重新思考包括外汇储备、汇率和外资政策时,那么中国坚持了4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会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外企在中国要加快实现本土化才能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因为通过合资或者收购本土企业,外企便能以国产名义进入市场,获得更大利润。那么,外企在加速本土化会遇到哪些风险和挑战呢?


  成本飞涨 VS 回报有限


  近两年艾伯维、GSK、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被陆续传出关闭在华研发中心或者解散相关研发团队的消息似乎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


  尽管外企们都表示这是基于公司全球层面的战略调整,但在一次公开场合上,某国内创新药企业CEO毫不避讳地表示,大型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的效率低下是导致其关闭的主要原因。


  在华研发中心大多需要跟随总部的研发策略调整,难以有深入的开创性研究。


  医药研究是一个需要大量持续投入金钱和技术的行业,中国市场运营成本飞涨,外企又对中国核心技术产权抱有顾虑,很难完全放开。


  这也就不难理解,一旦没有实质性成果产出后,中国会成为外企们优先考虑放弃的市场。


  组织庞大 VS 流程冗杂


  商业的本质说到底还是靠人,这也是外企在中国二十年来如日中天的核心原因之一。但随着外企在中国市场的不断深入,外企的机制暴露出的越来越多的问题。


  与民企相比,外企不够灵活,流程审批冗长繁琐,市场反应更缓慢,无法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并作出应对。虽然外企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分公司,让其外企高管拥有更多自主权,但还不远远不够。


  外企虽然可以招募本土经理人、在本土建厂,但高层核心决策权仍然会保留在总部,如何提高分公司和总部的沟通效率是加速本土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优势打破 VS 差距拉小


  随着本土企业的崛起,外企在医药、器械很多方面的垄断领先地位正在逐渐被渗透打破。


  PD-1/PD-L1类药物


  去年11月2日,BMS向CFDA提交Opdivo上市申请,成为第一款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的PD-1/PD-L1类药物,有望在今年年初获批。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是不甘示弱,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的PD-1药物也已经进行到了临床三期!


  药物洗脱支架领域


  国产产品正获得临床医生的越来越多的认可,根据智研咨询资料,乐普医疗(24%)、微创医疗(23%)、吉威(20%)三家公司合计占据接近70%的市场份额,赶超进口品牌。


11.jpg

  ▲2016年国内药物洗脱支架竞争销量格局,数据来自智研咨询、天风证券研究所


  本土企业在部分高端生物领域的科研实力已经锋芒初现,紧跟世界顶尖研发梯队,在部分高端耗值领域已经实现国产取代进口,可以说本土企业已经具备和进口品牌同台竞争的潜在优势。


  降价幅度 VS 利润空间


  如果说原先外企在中国医药医械领域占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些技术优势正在逐渐削弱,医保在部分产品的选择上除了进口,还有了国产的选择,这对外企而言是非常大的威胁。


  此外,中国政府主推医保控费,为此推行了两票制、药品谈判、高值耗材谈判等一系列政策来降低医疗费用,外企作为高价药品、高值耗材的主要生产厂商,冲击可想而知。


12.jpg

  ▲2017年7月,医保谈判的36种高价刚需药,谈判后的医保支付标准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默克、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巨头的重要市场,如果不进医保,那么在本土企业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外企有多大信心夺回市场?如果进医保,产品销量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谈判降幅外企能否承受?利润能否得到保障?


  放弃中国市场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合作是外企本土化唯一的选择,也是其本土化的根本条件之一,只是采取战略放缓还是正常推进,还要思量一番。


  三甲医院 VS 基层医疗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将分级诊疗置于改革的首位,院门诊服务将会大比例向基层转移。


  预计基层医疗服务收入会持续增加到20%左右,而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总人次将从现在的54.5%大幅上升到70%。


  分级诊疗改变了中国医药医疗的整个生态圈,原先盯紧大三甲的外企不得不调整战略,在基层重新开始布局各种管道服务,中国国土广袤,各地政策或有不同,人力和资源供给对外企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此外,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的经济投入,因为经费有限,所以这些机构更需要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在保证保质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也是一大挑战。


  前有六部门联合试点推行两票制,后有本土企业奋起直追,特朗普还挑起中美贸易战,外企的本土化出路在哪里呢?


  首先外企要适应本土环境,积极应对,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其次,要加强与本土企业合作,共同构建生态圈,赢得更多主动权。


本文由(苏芽)转载自:网址http://mp.weixin.qq.com/s/brrbNEXFPeEsRL7SNKwIFA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51阅读

医保新形势下,药店护城河“从零开始”(上)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7 17:24:41 文章来源:原创

56阅读

医保新形势下,药店护城河“从零开始”(下)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7 17:24:41 文章来源:原创

576阅读

大型医疗集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及双赢策略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5-07 17:23:50 文章来源:原创

121阅读

振兴中医药有的放矢,院内院外定价可劈叉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7 17:04:57 文章来源:原创

550阅读

对医美“回归医疗”的反思

作者:凌晓 时间:2024-05-07 11:02:34 文章来源:转载

535阅读

胖猫的悲剧,暴露医美的不值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05-07 11:00:05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苏芽,毕业于某师范大学,从事医疗行业5年,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座右铭:学会下一次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睡在已有的成功温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