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治病的药,总是苦口;管用的话,总是扎心。这些年,因为我的不太会说话,曾经令一些同行不爽,或者误会。当然,更多得到的是同道中人的认可和支持。我想,毕竟是希望医美行业发展更好,更健康的人更多一些吧!所以,个人得失也就淡然了许多。
近期,讨论最多的,争议最多的,也是渠道医美和分销医美的问题,感觉一篇文字是不足以说清楚的,所以,“话说系列”或者会用不同的视角切入,几个篇章的呈现不同的今天的渠道医美和分销医美所存在的问题,建议大家用积极的态度,更多去关注、关心和探讨未来之路,应何去何从。所以,也希望——
今天的医美人,既要记吃,更要记打!
昨天和一个多年以前的朋友聊起,医美现在返利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内地,返达50%;很多城市市场渠道,已经达到了80%。
很多美容院,赢利模式都改为转介了,不知道医院如何获利,应该是两级分销是吧。基本没有利润了,渠道这部分,差不多做死了。
现在还有搞无限极的直销的,数学不好的我,表示看不懂,双轨制,无限分销,那个是算法不同,毕竟还有一点利润,现在按这样算下来,医院肯定是赔钱的。
医院出面沟通、手术、治疗……只拿20%,但是承担的风险是100%,直接分出去80%,这个真是看不懂了,难不成是自杀?还是垂死挣扎?
医院的基础运营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如果再不剔除成本,不赔钱才怪。南方的渠道比较良性,基本是30%左右?北京市场普遍是50%,如果是两级的话分别是50%和10%,一共60%。
前几天一位湖南的医生很晚电话咨询,说有个长沙的小老板想请他在所在的4线小城市,开个新机构,拉他入伙(该医生当地公立医院背景,资质高,资源丰富)。合伙人讲,自己有渠道资源,想以此入股并占大份额,他的渠道顾客返点70%。
当然,如果月流水达到300万以上,这个方式还是有利润的,如果医院本身的运营成本不大的话,还要看客单价,全国情况不容乐观。有些渠道的客单价很好,比如双眼皮收到十万客单价,那回款30%还是利润可观的。
现在的医美投资,都是收智商税,不能单纯看比例。老板们急功近利,从业人员推波助澜,时刻恨不得比所有别家医院返的更多一点。客单价不高,再不扣成本,返款又高,就是自杀!
这样做法,不止是杀鸡取卵,鸡都杀了。客单价再高,这种模式健康吗,能持续?
流水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位做口腔的朋友讲:我是做口腔的,不懂医美,以前也有好多做这种渠道想跟我们合作,超过10%返点我都不考。要50%,哪来的利润去支撑给他50%?整体的毛利率只有不到60%。为什么,都给渠道了60~70%?
今天医美行业的发展如围城,城里的一部分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这些年医美一直是这么变态的,所以很多人还在扎堆进医美,觉得是暴利。坑很大,也需要不断有人进来,才能填满。
以前是把钱砸给了电视,报纸,网络。现在是返点给了渠道,并且还是更大的比例。现在医美的渠道机构,50%给合作商家;20%手术医生;10%客服及治疗。
渠道弊端再多,也比竞价和电商要强,渠道零风险,净利润啊!或许小而精的机构更能生存。谁能最快最准抓住问题的实质,核心,谁就会于乱局中开悟。得道。缓死。
今年的医疗风向,还是有不少人关注的,随着广、深两地的卫生部门主管被查抓,深圳几家老牌医美机构老板们也被逐个叫去问话,这又是在暗示着什么呢?医美界的“山竹”才刚刚开始,未来一年的国内医美真如我前段写文讲的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至今尚有不少身陷囹圄,关押待判的医疗机构投资人,前车之鉴。不容忽视。
业绩治百病,表面的现金流繁荣,底层藏着多少风险,是不可预估的。
把美业渠道弱化,把异业的渠道做起来。通过整合手段,共同获益,满足消费者更立体多元化的需求。这个貌似是可以行的通的一条路,不过这个需要更多的线下人力成本和时间周期,需要决策者有一定的前瞻和布局管控的能力。新氧已经在布局线下医院了,渠道的胃口越来越大!
异业合作需要更复合的人才,专门管控。同时也需要时间。现在的医美机构老板们,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他们等不及了。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这可能是一束照亮前途的光,但他们很多人活不到那一天的。
没几个投资者有这么长远的规划,都想赚快钱。其实异业合作布局和执行好的话,见效也会很快。
瓷美人的李总承鸣先生,是位医美界的运营管理高手,他讲:异业合作能做好的没见过,我身边不少医美机构老板身边异业资源非常丰富,什么游艇会、高尔夫球会、各种商会、各种协会、各种高端圈子组织……就是没办法引流到自己的医美机构消费。
这些年,我在医美机构一线辅导实操的时候,接触了很多中小型机构的老板、或经理人,发现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他们所打开医美的这扇窗的看到的虚幻繁华,很多时候,过于盲目自信和自大了些。也最终导致他们的机构一直很难走出经营管理的误区。
其实,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找到适合的工具,可以一定层面上解决企业生存的问题。我感觉是美业突破困境的一道曙光的。任何老板,这样做的行为,都有这样做的动机,这动机后面的原因就是要先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所以大家都很清楚这些行为了。世间事,知难,行更难,知为一人可悟,甚至也可几人的群策群力。但行一定是集体行为,团队行为。
但凡行业间喊着某某机构的辉煌是凭一己之力的,全是忽悠骗子。
市场浮夸来之已久,上次从广州回来路上,广州那边一家机构负责人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们老板台湾人,60多岁,跨界医美,貌似今年可以广州一家,然后明年做到20家。他们不差钱。我说你12个月(1年)之后再找我吧。
如果没有足够的前提条件,看着这些梦想在医美疯狂敛财赚到钱的土鳖,怎么埋自己吧。
开机构这背后最难解决的是足够的技术和运营管理团队问题,财力都要退其后。如果对行业这点清醒认知都没有,那只能说对方是个标准式的大跃进,浮夸风。
东南大学的何伦教授,在中国医美界拼搏了整整30年,开创了中国医美的人文美学教育,尽管到今天也没有能够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年他创办的面向医生的人体美学设计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医生,他们受到了必须的美学基本教育,对整体行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可惜没有坚持下来。
何教授说:从业三十年,对中国的医美行业,我只剩下三重“恨”。乍一听,吓我一跳:莫非这何教授最近没怎么看《新闻联播》,得了抑郁症?
第一重恨:这个造美的行业,却没有美的品质,也可以说没品味、没品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医生像屠夫似的!
解读: 何教授的意思是:一个造美的行业,却普遍缺乏审美素养,医生们大刀阔斧,只顾手术不顾审美,“屠夫”应该是指这一类。估计这个辛辣的观点与何教授几十年呼吁在整形界普及美学教育而效果不太理想有关。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医生,眼里只有钱,忽略了品味乃至品质。相信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一弊端会逐渐得到改善。
第二重“恨”:伤害——合法的和非法的伤害。
非法的伤害很好理解,就是非法行医带来的一系列伤害。在中国的医疗美容领域,非法行医已经泛滥成灾,其中最让人感到悲哀的不是非法行医者,而是非法行医侵害的对象们,好像怎么也唤不醒她们,这些受害者,对接受非法行医可谓是乐此不疲。
比较复杂的是过度医疗:商业裹挟技术,利欲熏心。过度医疗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同样十分严重,疾病医疗都在过度,更不用说消费医疗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在于制度缺陷,不是一两个人能够解决。
解读: 对于过度医疗,责任仍然是双方面的,医疗方固然有问题,患病方或消费方问题也不少,许多消费者以为医生拒绝治疗是根本就不会做,拒绝只是个借口而已。尤其在消费医疗上,本身就难以界定合适的治疗范围。根除过度医疗,有赖于制度设计、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这三方面的共同进步。
第三重“恨”——信息不对称,到处是欺骗,没有真相,到处在忽悠。本来医疗行业就是个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所以我们要对消费者进行科普教育,但是现在行业里都在苦心积虑地制造信息不对称,胡编乱造一些所谓的“新概念”,不是新瓶装旧酒,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目的就是一个:骗钱。
解读: 诚如何教授所言,基本都是事实,但是如此彻底否定这个大家趋之若鹜的朝阳产业,何教授是第一人。
他说:我的恨,是因为我的爱,爱之深恨之切,从事医美三十年,攒下三大恨。
我问他解决之道在哪里?何教授说:现在需要教育与传播,正能量的传播,让品质提升,减少伤害。我这次要发布中国美学医生宣言,不是所有的美容医生都是美学医生。
但是,教育绝不能像央视搞的“开学第一课”,说一套做一套,一边国家教委反复强调减负,限制课外辅导;一边央视却连播13分钟广告,大部分是课外辅导班。
中国医生不缺手术经验,缺的是人文素质,医美行业的人文素质更糟糕。
美是什么?美更重要的是精神存在。
中国的医美行业到了最热闹的时候。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走向是什么样?就看我们能不能解决好上面那三个问题。
我非常理解何伦教授的感受 ,也很认同他的观点。
社会在进步,行业在发展,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的理性,机构的管理规范,主管部门的严加督导,医美一定会继续向前,良性发展。并且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掉队的,洗牌在所难免。
所以,应该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做好自己,监督好同行,不要让些不法的同行,毁了我们大家的饭碗。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