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随着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也在逐渐加大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该文从财务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医院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支出管理不完善、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存漏洞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搭建电算化会计平台、加强科研与会计部门交叉培训等思路和对策,以期更好地管理医院的科研经费,更好地适应医院的未来发展。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近年国家愈发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随之而来,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的出台,国家也在逐渐加大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与执行。
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明确规定科研项目经费收支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单独设置“财政项目补助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研项目收入”“科研项目支出”等科目;支出项下再设“印刷费”“会议费”“材料费”“交通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等;各科目根据不同人名、来源下挂不同项目,如“XX-国自然”“XX-十三五”等。如涉及医院匹配经费,则通过“医疗业务成本”核算。该文从财务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理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以期更好地管理医院的科研经费,更好地适应医院的未来发展。
一、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问题
新会计制度深化了医院的预算管理,推动医院科研项目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明确科研项目核算、管理框架,夯实医院科研项目发展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解决。
1、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根据国家预算管理办法,参考医院上一年经费的使用情况及今年科研经费的预算情况,上级或者横向部门拨来专项科研经费。科研部门对于财务相关制度与管理办法了解不全面,财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相关技术领域信息掌握不全面,造成信息不对称,出现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各课题组提交的预算书,无法得到财务部门充分的预算规划与技术指导,无法有机整合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在其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而由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中的决策者单方面决定,难免有失偏颇[1]。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下,科研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存在资金错配,即部分高支出项目费用不足而部分低支出项目费用超标,预算使用数以及具体执行方案配置不合理。
科研人员虽熟悉科研内容及科研流程,却不甚了解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无法有效配置预算资金,降低了预算准确度以及资金使用效率。财务人员虽熟悉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流程及会计核算机制,却无法与科研人员有效配合,优化预算管理流程,造成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
2、科研经费缺乏有效财务监控
对于科研费用的收入、支出、核算,医院制定使用规章和报销流程来进行专项管理。但目前部分医院对于科研经费缺乏有效财务监控,一方面是医院对专项研究非常重视,但对科研经费审批、使用、核销流程比较松懈,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科研课题组之间沟通不足,整体科研流程虽然比较清晰,但各部门无法清晰掌握每笔款项的支出明细,以及整体科研经费的合理配置,只能简单进行财务处理,导致科研经费日常管理不科学、不合理,使得财务部门履职监督不到位,存在监管盲点。
3、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不完善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支出部分占有重要地位,部分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不完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科研费用审核不到位,在缺乏齐备的复件或证实科研支出合理性材料情况下予以报销,支出管理不严;②科研课题资产管理低效,科研项目小组成员关注点在于项目预算是否充足、到位,却忽视研究过程中经费使用是否高效、合规,往往资产入库、领用、后续管理等手续缺失;③不重视科研经费成本核算,部分科研人员简单地认为只要能完成科研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科研预算经费就可以在不超预算限额的情况下,随意支出,忽略成本效益原则。
4、医院匹配经费不到位
医院匹配经费东拼西凑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科研项目需要医院承诺院内匹配一定数量的资金才能予以批准立项,根据规定,医院匹配经费应视同于外拨科研经费,单独核算、单独管理。而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的单位,为了获批立项,先期预算假意承诺匹配资金,实际院内资金并不拨付,结题审计时以院内领用的材料物资、院内申购的仪器设备等充当不同课题匹配资金[2],匹配经费不匹配、不到位。
5、仪器设备管理存漏洞
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购置的仪器设备需专款专用,但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存在漏洞。①不同的科研项目、不同的课题小组所购置的设备多根据自身需求出发,并不能做到彼此有效的共享与使用,造成资源浪费;②财务账面上只列明仪器设备的价格,却未明示仪器设备利用率及事后处置情况,缺乏科研设备统一管理制度;③科研人员设备申领流程不合规,抓住科研资产验收入库的漏洞,将固定资产以材料形式分批入账,与实际会计账目所展现内容不符,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6、科研结题后预算经费成糊度账
科研项目完成后,科研经费余额管理、仪器设备核销统计不到位。医院虽然设有科研部门专职跟踪科研项目进度及科研预期效果,但是财务部门并没有全程参与监督管控经费,造成结题后该结账时不结账,资金长期挂账。科研课题小组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往往空置于相关科室。固定资产的后期会计核算不重视,不仅降低了设备使用效率,而且加大了财务部门会计管理难度。
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针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全方位、多样化举措去改进相关问题,具体如下。
1、利用会计电算化提高效率
手工会计管理效率存在瓶颈,在当前医院科研投入不断加大背景下,已不能达到会计管理目标,而会计电算化则以其高效、准确、覆盖度高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医院财务经费预算管理中去。
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电算化平台。系统筹备阶段,将科研经费历史收支情况、核算记录等统一迁移至电算化平台中,调试相关细节,经历试运行、调试、后评估、上线阶段,确保电算化平台全面准确覆盖历史数据并能快速有效的涵盖日常科研预算经费的所有信息,减少人工干预,避免科研经费漏账、计量不准确等情况发生。随着电算化平台平稳上线,还将极大解放财务人员的人力,从而提高医院后勤整体效率。
其次,搭配与医院各科室业务兼容性最好的系统。系统不仅能满足医院所有后勤科室会计需求,还需具备兼容性好、优化升级方便、费用可控等优点,在电算化平台上顺利运行新系统,能进一步提升包括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日常费用报销、员工工资支出等一系列功能[3],提升会计核算统计全面性与准确性。
最后,加强会计人员、科研项目小组等对平台、系统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模拟操作、专项培训等提升业务相关人员使用能力,保证电算化平台上线后,能够顺利过渡并合理使用,实现新旧系统的无缝衔接。
2、加强科研部门与会计部门的交叉培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员是业务发展的根本,科研项目的推陈出新,需要科研部门与会计部门加强沟通,相互培训,提升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参与感与代入感,各司其职,发挥更大作用。前面提到,科研人员不通会计,会计人员不通科研,造成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错配,整体效率较低。如果相关部门和课题小组加强沟通、互通有无,科研人员了解基础经费管理等相关会计知识,会计人员明晰科研项目整体流程及基础科研知识,在推进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就会简单、高效的多,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加强科研经费的统筹管理
加强预算编制,提高执行力。日常工作中,科研项目经费执行不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预算得的不够细致,对即将发生的费用没有足够的预估,可操作性不强。科研项目进行时,经常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大量的预算调整,但是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不允许对预算进行大的调整,只能进行微调,这就给科研项目结题造成了大量问题。例如: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检测费等往往容易超过或低于原有预算数,这就要求预算编制要全面,考虑要周到。项目编制负责人既应掌握国家政策,又要对项目工作做到评估及预测准确。在预算环节需要财务人员、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管理人共同参与,进而使项目预算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执行力更高。
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攻克各阶段难题,并加强信息沟通,在科研项目中加强主观能动性,发挥彼此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才能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效率,增加资源配置合理性,避免经费浪费及固定资产闲置等情况的发生。随着各方努力,及电算化会计平台的搭建,科研经费的管理将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27 13:43:2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4-12-27 11:15:3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王杨 时间:2024-12-26 17:35:5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12-26 09:54:5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4-12-25 17:20:0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曲世昌 时间:2024-12-25 14:36:4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