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就医需求增加,加强医院经济绩效精益管理,与医保和谐共赢才是真谛
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2020上半年全国医疗服务情况,出现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床位使用率“三下降”,全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超过“两位数字增长”,剖析医疗费用涨幅较快的原因,关注新一轮“看病贵”,对医保基金带来风险。
1、次均门诊费用“增幅”为何较较快?
2020年1-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2.7亿人次,同比下降21.6%。
2020年1-6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378.7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15.9%,按可比价格上涨11.7%;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36.2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13.7%,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9.5%。
2020年1-6月三级二级公立医院门诊服务量与次均门诊费用情况
次均门诊费用“增幅”为何过快?归闹总结受5大因素影响。
(1)小病不到医院:受疫情影响,一般小病患者担心受感染,减少了到医院就诊,提高了次均费用;
(2)儿科门诊患者的下降:由于儿科次均门诊较低,儿科患者大幅减少,提高了次均费用;
(3)核酸检验:感控防范要求严,核酸检验增加了次均费用;
(4)感控防范医技发热患者各项检查增加,导致次均费用提升;
(5)医院经济紧张:受疫情影响,医院收入下降,医务人员的绩效下降,为了自救增收节支,通过提高次均费用增加收入。
2、次均住院费用“增幅”为何低于门诊增幅?
2020年1-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10605.3万人,同比下降16.6%。
2020年1-6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4800.3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8.9%,按可比价格上涨4.9%;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6674.7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6.7%,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2.8%。
2020年1-6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8.4%,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42.5%,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为51.4%,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2日,与上年持平,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0.3日,比上年增加1.7日。
?笔者分析过10年医改,病床使用率变化情况,一致处于下降趋势,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加之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病床过剩的状况更加明显。
次均住院费用“增幅”为何低于门诊增幅?归纳起来有3点;
(1)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由于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推进DRG或DIP,对住院费用预付费,起到了重大的控制;
(2)医保监管从严:医保监管力度加大,加强医疗服务行为及医技检查监管,抑制了医疗费用增幅;
(3)医院控制成本:受次均费用、DRG或DIP的影响,医院主动控制成本,强化出院次均费用增幅考核;
3、次均费用增幅较快对医保基金带来什么影响?
2019-2020年1-7月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主要指标
医院就诊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大幅下降相反,医保数据显示,2020年1-7月,受医保减免政策减免等因素影响,基金收入下降7.66%,基金支出仅仅下降2.92%,基金结余下降高达28.25%,基金当期结余率下降26.1%。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门诊和住院人次反弹恢复,三大现状必然对医保基金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1)第一:疫情感控防范推动整体医疗费用上升。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核酸检验及发热患者增加医技检查也好,都会带来整体医疗医疗费用上升,对医保基金带来一定的影响。
(2)第二:次均门诊患者费用保持较高的增幅。尽可能的减少到医院,互联网医疗问诊、寻诊、处方等,轻微患者分流趋势加快,加之个人账户资金改革及门诊统筹,门诊日间手术会处于增幅,推动门诊次均费用上涨。
(3)第三:次均出院患者费用适度的增幅。受疫情影响,可择期手术,可住院或不可住院的患者,推迟了住院时间。随着医保支付制门诊统筹度改革,轻微患者及小型手术分流到日间手术,反而推动次均费用增长。
总之,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加速推进了医改的步伐,医保基金是救命钱,是最大的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就医需求增加,卫生经济规律使然,医院加强经济和绩效精益管理成为绕不过的难题,医保基金的有限性也面临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三医联动更需要协同,增幅管控必然成为共同的行动。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7 10:46:5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4-12-27 09:47:0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6 17:40:4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庆丰 时间:2024-12-26 17:39:2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6 17:38: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6 11:41:1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