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元旦,中国民营医疗的翘楚爱尔眼科面临一场舆情危机。
舆情公关公认关键点是达成共识。
而在未达到共识时,
示弱比争对重要,
行动比解释重要,
准备怎么做比发生什么重要。
从爱尔目前的声明看,第二则明显比第一则更符合舆情公关要点。
这场舆情的走势,可能仅仅刚刚开始。
但就是这刚开始的舆情,莆系就被躺枪。
如同近年来的医疗纠纷舆情一样,凡是涉及到的民营机构,都会被指责其为“莆田”系医院。
在这次医疗舆情事件报道中,评论中出现在最多的也是——莆田系。
连鹅厂的财经新闻报道标题都用上《起底“风波”中的爱尔眼科:两个湖南人的“莆田式”发家史》。
污名化已渐让“莆田系”等同于不良民营医疗的标签化。
污名化能不能不管?
不能不管,本来冲冲就可以洗掉的泥水会凝固成水泥。
互联网只有7天的记忆,却会有永恒的记录。
时间埋藏一切的前提是这一切已成历史。
亡羊补牢后面一句是为时未晚。
污名化洗的下去吗?
很难,但不等于做不到。
东莞已给出很好的示范。
如果不洗会怎样?
陈世美、潘仁美等等都已是前例。
2019年韩国女星雪梨更是因为可畏的人言,被网暴逼着失去生命。
污名并不会自动消失,只会持续积累。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医美行业中民营医疗占据绝对主导,所以身在其中的医美人更需要警醒。
而当下媒体报道中污名化医美整形也渐成常态。
众多关于医美事故的报道愈来愈像博眼球的故事。
而提到整形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都习惯与负面相连。
长此以往,损伤的将是整个医美行业和每个医美人。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1964 年的一个晚上,纽约市的一个女青年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歹徒的袭击,当时她的 38 位 邻居听到了呼叫声,但是在长达 30 分钟的时间内,竟无人实施救援,有人甚至一直目睹了 惨剧的全过程,却连报警电话也没有打。
心理学家研究这一悲惨的事件后发现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 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
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当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采取积极行动。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因为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这也是莆系被污名化,在不少有识之士倡议变革后却仍然没见举动的原因。
这也是医美行业需求明明愈来愈大,但医美行业与负面联系的报道却越来越多后,整个行业都少见发声的原因。
医美应该是带来美丽给人幸福的行业。
长期以来对医美的负面报道就会在议程设置中形成沉默的螺旋。
最终损伤的不仅仅是医美行业的从业者,也会损伤每位求美者的利益。
短期舆情危机易平息,长期负面报道难缓解。
如同急性炎症好治愈,慢性炎症难根治一样。
对于医美行业这种长期泛行业的负面报道能缓解吗?
很难。
但只要行动,就有机会扭转。
为什么难?
因为这需要行业内所有人齐心协力的行动。
但雪花通常会觉得,即使自己当不了雪花当水花也是一样。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