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营收3.8亿
知名医疗集团二闯港交所
祈福医疗再次冲击港股上市!
就在9月30日,经营有“中国首家通过国际JCI认证的三甲医院”的祈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祈福医疗”)公开消息称,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据了解,这已经是祈福医疗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了。
早在今年3月23日,港交所就曾披露祈福医疗提交的赴港上市的申请材料。
当时的招股书显示,在过去3年中,祈福医疗注册床位数量维持2100张。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祈福医疗的收入分别为10.83亿元、8.65亿元和12.06亿元,毛利分别为2.52亿元、1.93亿元和3.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08.6万元、5260.6万元和1.31亿元。
然而9月26日,有媒体曝出,祈福医疗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失效” ,无法正常查看或下载。这就意味着,祈福医疗首次冲刺港交所上市的计划已然折戟。
相关资料显示,招股书“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机制,代表拟发行人的财务审计数据过期,需要补充新一期的财务数据。
根据规定,拟发行人在“失效”后的3个月内补充最新财务资料,即可继续上市流程。
在新提交的招股书中,祈福医疗补充了2022年前四个月的收入,共计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净利润1334.2万元,毛利0.9亿元、净利润0.15亿元,毛利率24.64%,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
经营三甲医院
积极布局康养网络
祈福医疗作为一家综合医疗及康养服务供应商,主要经营广东祈福医院及若干配套康养设施,包括一间月子中心、一间护老服务中心、一间口腔门诊部及五间零售药房。
而祈福医疗的主要经营实体——广东祈福医院创建于2001年,投资高达到10亿元,同时还是暨南大学附属医院、中国首家通过国际JCI认证的医院、国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
据介绍,广东祈福医院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可开放床位3000张,拥有副高以上专家近200名。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照广东祈福医院2021年1200张的注册床位计算,该院已成为大湾区及广东省最大营利性民营综合医院;成立以来,祈福医院的门诊就诊人次超过340万次,住院就诊人次9.2万次。
2021年,祈福医院与康养集团合并,康养集团的月子中心、护老中心、口腔护理、零售药房等业务合并至祈福医疗。
从招股书提供的数据资料来看,2021年祈福医疗的医院业务分部收入为11.38亿元,康养及药品业务分部的收入为6831.1万元,占比仅有5.7%。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中,祈福医疗表示,公司上市募集到的资金,拟用于以下6个方面:
①拟用于扩充本医院营运,方式为改善医院二期大楼的营运能力;
② 用作扩充部份祈福康养网络的成本及开支的资本开支部分拨支;
③ 用作筹办国际医学会议,促进医学知识交流及宣传公司品牌及企业形像;
④ 改善科技基建,提升病人护理;
⑤ 用作收购医院以扩充业务;
⑥ 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这或许代表着,除了提升服务质量和进行规模扩张外,祈福医疗也有意愿进一步拓展康养业务,积极打造康养网络。
民营医疗集团也有困难
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的活跃,像祈福医疗一样冲击上市的医疗集团,不在少数。2021年11月北交所的开放,更是让一大批中小型新三板医服企业看到了A股上市的希望。
只不过受政策影响,A股市场虽然有着更高的市盈率高和更强的流通性,但上市周期比较长(A股审核周期大约18个月,科创板和创业板约1年,港股约6-9个月),监管审批门槛也比较高,所以“赴港上市”就成为了很多医服集团的首选。
像是宏力医疗、朝聚眼科、瑞尔集团都已经在港交所挂牌。
港股上市条件则分三种情形,符合其中之一即可:
①第一种是以盈利为上市条件的,需经营时间要达到3年,最近一年盈利要大于等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大于等于3,000万港元,发行的最低市值不得低于5亿等;
②第二是以市值/收入/现金流结合为上市条件;
③ 第三是以市值/收入作为上市条件。
但这也不能表示赴港上市就非常轻松。
今年3月,华东最大中高端口腔连锁“牙博士”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据去年9月,该公司初次递表港交所时隔将近一年,目前仍无后续消息。
今年5月,温州最大的口腔医疗集团“中国口腔”六度闯关港交所,该公司此前分别于2020年2月、2020年8月、2021年2月、2021年9月、2022年3月递表,均以失效告终。
此外,上市之后,民营医院也不等于进入了保险箱。因为负债过高、经营不善,或是突发事件收到退市预警的医疗集团,近年来也有好几个。
上市能够吸纳资金,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医院的资金链压力;且大多数医院上市是为了扩张,实现扩张后,将会面对更多来自于医院管理、市值增长、市场营销、战略布局、完善供应链方面的挑战。
如果急功近利,不妥善平衡医院产能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会陷入“高估值、高营销、高亏损”的困局,毕竟,医疗这种慢行业下,民营医院上市经不起浮躁包装,经营管理考验的更多的还是硬实力。
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