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hat GPT大火特火,大家都在讨论哪些职业可能会被AI取代,医生这个古老的职业也在被热烈的讨论,医生有可能会被机器+算法取代吗?
很有可能,这是一位行业内人士Halfman42在知乎上的分享,你看了就会知道很多科室危险了。
“我是外科医生,干过手术机器人、医疗人工智能研发。
从 Chat -1到 ChatGPT ,短短5年时间,其所取得的进步着实让人震撼。
我的看法是:以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影像检验已脚踏进棺材,外科的葬礼发生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医生这个职业不会消失,医疗行业这个舞台仍在,但主角已改。
影像以肺结节检测、肾脏三维重建检测为例:肺结节检测可以在3min内完成,精度和准确度超过人工,假阴性概率远低于人工;肾脏三维重建可以在15min内完成,精度可以达到2mm,自动分割病灶,判断病灶性质,时间是人工分割的5%,成本只有人工的5%。
外科以穿刺导航系统为例:利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 DICOM 数据,分割病灶,规划穿刺路径,在红外双目测距仪观测下,利用多轴机械臂完成穿刺,轻松突破人工操作的精度,针对5mm级别的病灶,一针到位率接近90%(绝大多数三甲医院的大夫而言,10mm病灶已经是极限),整个链条在三十分钟内完成,完全可以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只不过现在处于伦理考虑,将最后一步穿刺动作保留人工操作。
约翰霍普金斯的 Star 手术机器人,几乎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肠管缝合,这是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的重大突破。
医疗体系实质上还是师徒传承制的手工业,在工业化时代格格不入。医疗服务的价格增速快于经济增速,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难题。
医疗服务昂贵,其根本原因在于手工业有着高昂而固定的边际成本,无法大规模低成本扩增产能。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永远倾向于社会运行成本最低的那一个答案。
人工智能当然会误判,但误判概率会越来越低,更何况和人工智能诊疗系统、自主型手术机器人所的超低边际成本相比,这一点误判不值一提。”
是的,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手术操作,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大面积的被机器+算法所取代,但是非标化的手艺活是很难被机器+算法所取代的。
现代化的医生培养用的是大规模,标准化,工业化的培训方式,讲究的是效率,希望是又好又快又便宜。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医生更多的是标准化的,机械化的熟练工,也是很容易被机器+算法所取代的,不容易被取代的,反而是那些以前不受待见的,非标化的临床“手艺人”。
这种工匠医生的培养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在目前这个浮躁的世界,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不计短期回报去长期付出的。
要想培养工匠医生,就得有匠心和工匠精神,要想理解工匠精神就需要知道什么是幂次法则。
幂次法则背后有几个基本原则的支持,这包括长期主义,二八法则,和指数型增长。
幂次法则来源于一种数学函数图形,指的是随着横坐标参数的增加,纵坐标刚开始变化不大,这条看上去平坦却略微上扬的曲线可能会拉的很长。但是,当跨过某个临界点之后,纵坐标迅速上升到无穷大的一种函数,具体请见下图。
这告诉我们,符合幂次法则的事物在开始的时候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期,需要能沉得住气,有长期主义的打算,需要聚焦,需要把80%的时间花费在这20%的事情上,一旦过了突破点就会出现指数级增长。
工匠精神需要我们做事要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情感,这在职业发展上是可以反脆弱的。
坚持需要爱好的支撑,爱好是反脆弱的重要工具之一,把爱好作为事业,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就是要沉浸于其中,乐在其中。
For those fortune favored children, work and pleasure are one.
少数人是很幸运的,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所热爱的事情。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大多数人一开始并不是那么热爱自己的工作的,即使如此,应该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修行,学会爱上你所从事的工作。
爱上自己的工作,就不会觉得苦。与其寻找喜欢的工作,不如先爱上已有的工作。
匠人做事的心法不是机械性的重复简单的事,而是去做机器和算法无法替代的手艺活,手艺和一般的技术还是有区别的,手艺是技术+艺术,是很难标准化的,只有不断的磨练和体会才能形成独特的心法和手法,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
很多的手艺活貌似很简单,但是做好了是可以出神入化的,是可以举重若轻的。
以产科为例,像臀位外倒转,一般的人做用的是力气,而真正的匠人是可以很轻松的进行“乾坤大挪移”的。
像拉产钳,真正的好医生拉产钳是云淡风轻的,是用巧劲的,是不会对孩子有任何可能伤害的。而普通医生拉产钳是用蛮力的,是让人提心吊胆的。
要想真正成为匠人,独具匠心,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做减法,眼里和心里只能容得下一件事。
集中所有精力主攻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可大可小,但一定是非标化的,不可能轻易就做得非常好的。
作为年轻人,如果一时还找不到自己心仪目标的时候,可以积极去尝试各种可能,做多了就会找到适合自己想要的目标。
明确了目标,就下定决心,心无旁骛的朝着那个方向走,即使开始很慢也没有关系,因为你要相信长期主义,相信幂次法则的力量。
应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你擅长的事情上
做事最佳的状态是,我喜欢,我擅长,有价值,被需要,被认可,要把你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变为最喜欢的事情,或者是把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变为最擅长的事情,不能啥都做,啥都喜欢,每样都会一点点,水平都很有限,沦为一个平庸者。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面,要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自己确认的目标上,剩下的就是坚持、坚守和坚信,集中精力不断的深耕、反思、复盘、精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一旦过了突破点,就算是很少的投入,也会有巨大的产出。
在幂次法则的世界,我们必须得接受先慢后快的事实,你得熬得住漫长,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来源:段涛大夫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