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感触:
不谋一时,不可谋一世。然而,不谋一世,谋一时也难以长期长效。这并非杞人忧天。集采如果出现了不合理?这样严肃认真的话题是可以讨论的么?如果讲认真,需讨论。集采这几年来,从来都不是以不变应万变。未来变化和不确定性更大,现在就该研究。
集采的回调机制,主要考虑是不忘初心,及时调整,甚至重新按照市场规律原样办事。集采对集采后时代的不合理现象的适时干预与调整,是对集采机制长期长效运行施救。目前必要程度来看,可能还不算施救,算是补漏吧。举例:集采后,药品总费用走势。
即:药品总费用到底有没有下降?如果药品总费用基本稳定且有所增长,与预想不符。具体可以调研:住院方面用药、门诊方面用药、不同科室用药在集采前后的“药占比”。进一步地,还可以调研:不同疾病治疗的“药占比”。
关键问题是:谁去做这些调研?除了医保部门、集采组织方、相关专家学者以外,做大数据、信息化、医管的人可以。做健康险的可以。甚至医疗行业的医生自己也可以。问题是:必要性、机制驱动在哪?
集采是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请注意,并非是管理优势。集采在管理方面谈不上优势。否则,就无需集采了。有时,“一刀切”做法在很多场合应用时不用细想,直觉正确。在那些很讲究管理优势但并不具备相关优势的场合,模糊的、无为而治,临时也管用。
总的来说,集采探索让我们学到了国际行情、创造了自身特色、适应现实,还需摸索。在新摸索中获得集采制度及运行的迭代、完善,包括回调机制。计划与市场相互影响。美国在战略购买方面有些独到经验,运行水平见仁见智。国内医改是计划与市场合作。
感谢杨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潇潇破碎 时间:2023-05-29 17:39:2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15711478394 时间:2023-05-29 17:24: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lengxue 时间:2023-05-29 16:56: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医美现象 时间:2023-05-29 16:48: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15711478394 时间:2023-05-29 15:25: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15711478394 时间:2023-05-29 10:15:5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