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明确了“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行为、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促进、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等十五项重大行动工作规范”;《健康中国2030》同时要求“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那么医院如何在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下走好健康促进之路呢?健康促进工作的抓手又在哪里呢?
一、院前:做好疾病预防、促进百姓健康
1、疾病筛查:地域不同、人群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等,所致的好发疾病的种类也不同,不同的医院结合地域内疾病发病特点,并结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所要求的相关病种,进行重点筛查及管理。
2、服务对象:医院的服务能力以及资源输出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制的,那么就要求我们针对重点病种,重点人群,有针对性的面向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家庭等开展相应的服务。由点及面,重点突破。
3、健康宣教:科学的健康宣教形式是提升民众健康意识的前提,针对重点疾病开展多形式健康宣教,包括但不仅仅包括文艺汇演、科普宣教、健康巡演、自媒体宣教、健康知识环境营造,等;并结合对象特点,配合智慧社区、健康社区、乡村振兴等建设规范进行宣教。
4、健康体检:针对中高风险人群,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体检以及疾病筛查,总结并分析相关体检结果,以便后期综合干预。
5、疾病管理:针对筛查所得疾病的人群,分科室由专业医生进行规范化、指标化管理。
6、旗舰建设:以某村或社区为基础,依据健康促进相关政策、乡村振兴、健康乡村、健康社区等相关要求,结合该村/社区疾病特点,形成规范的、可复制的健康促进村/社区建设模型。
二、院中:做好疾病管理、加快康复进程
1、院中宣教:规范入院前、入院后及出院时健康宣教内容及宣教形式,针对就诊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疾病,以及患者所患其他非本次就诊疾病进行合理宣教,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加患者对医疗救治的信任度和配合度。
2、患者管理:改变既往以科为中心,形成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下的、全程医疗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系统化管理模式,让患者获得更加全面和精准的诊疗过程,让疾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
3、数据应用:加强对院内信息化系统建设,并针对信息系统获取的院内数据进行综合利用,包括但不仅仅包括患者来源分析、疾病种类分析、就医特点分析、患者满意度分析,等。以便让院前疾病预防工作更有针对性。
4、职业健康:加强对本院职工的身体及身心健康管理。完善职工体检的同时,重点关注职工疾病及亚健康因素的干预过程以及干预效果评价。
5、无烟医院:无烟环境的营造,是院内健康环境的重要一环,按照健康促进医院中无烟医院相关要求,规范性开展相关工作。
6、特色科室:以科室特色为主,依据病变的特点进行发掘,树立科室品牌,快速形成院内复制。
三、院后:做好疾病康复、保障全面健康
1、患者管理:根据不同科室,筛选相应的病种,尤其关注需要居家康复治疗、健康生活支持、定期复诊的疾病、复发率高的疾病,等,形成可持续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规范化的管理、随访模式和形式,并定期开展工作。
2、家属管理:对于患者家属存在的疾病转化为院前疾病管理模式进行。
3、诱因管理:重点分析引起本次就诊疾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
通过院前、院中、院后的综合健康促进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百姓健康意识、强化百姓健康理念、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同时还能提升百姓的就诊意识,缩短患病到治疗之间的时间,提升疾病治愈率,减少疾病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最后也能提升医院的整体品牌影响力、促进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2-21 10:20: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4-12-20 11:30:1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4-12-20 11:21: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2-18 17:44:1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4-12-18 10:59: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12-18 09:59:38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