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强调: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明确表示: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探索实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就此揭开公立医疗系统医护薪酬的深度改革。
根据通知要求“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具体任务4条:
1、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规范化管理;
2、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3、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4、全面加强医药领域综合监管,形成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本次政策核心就是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降低患者看病成本,强化公立医院社会保障属性。全面降低甚至取消医护人员的“绩效”收入部分,取而代之的则是根据人员级别的固定薪资模式。
一旦医护人员的收入不再和医院绩效挂钩,也就意味着医护人员业绩干多干少收入都一样。那么也就在根本上避免了公立医疗机构产生过度医疗和过度收费的可能性。
但是本次改革也面临打击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降低工作效率的风险。对公立机构的管理水平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的日常监管考核将会变得更加多维度。考核方向从重绩效的结果为导向,往重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工作内容和流程的过程为导向进行转变。
同时进入2023年针对公立系统医护人员的“灰色收入”,一系列空前力度的反腐政策也陆续出台。
自5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门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开始至7月中旬,全国已经有超过150位以上的医院院长、书记、科室主任被各地纪委监委通报,涉及通过在医药品采购、医疗器械及耗材采购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利,收受贿赂。
而在7月29日反腐政策则升格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层面,受此影响两大A股医药企业卫宁健康和赛伦生物的董事长接连被留置并立案调查。7月31日A股医药板块全线下挫。
医药行业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更多的医药腐败问题将会浮出水面,药企和医院的“关键人物“一起成为反腐的重点关注对象。
“降薪”,“反腐”的同时,集采等降费政策也在各个省市自治区积极落地中。随着种植、正畸、全瓷冠等口腔高值耗材相继进入集采范围。目前几乎所有口腔收费项目都已实现医耗分离,并通过医保编码明确了收费标准。公立医疗机构的口腔收费水平由此全面下降。
可以说公立医疗系统已经全面进入到改革深水区,那么公立医疗机构的变革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及市场又影响几何呢?笔者认为:
1、更多的患者将会流向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卷”。“能力”不足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将会大量被淘汰出局。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公立医疗机构最后将会实现回归社会医疗基础保障的角色中,收费水平和现在相比也将进一步下调。老百姓在公立口腔医疗机构看病,将会变得更加“便宜”,而这几年公立医疗机构在中央到各地政府都在鼓励和推注下,正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建设中。结合今天的口腔患者本来就有相比“民营”,优先选择“公立”的消费习惯。在以上二点的刺激下,可以预见更多的口腔患者将会选择公立医疗机构。
其实进入到2023年,虽然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整体并不“景气”,但是绝大多数的公立口腔医疗机构还是存在“挂不上号”的现象。很难从人头济济的公立口腔医疗机构身上,看到一丝“不景气”的迹象。
因此随着患者进一步的减少和公立机构的普遍“降价”,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不得不在市场投入和降价等方面付出更多的成本。可以预见行业竞争将会变得更“卷”。
2、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将会更加凸显“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社会属性,拥有差异化能力的民营机构将会迎来快速增长。
虽然更多的基础保障患者将会选择公立医疗机构,但是本次改革也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公立口腔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剧公立口腔医疗机构本来就存在“服务态度”不佳的问题。随着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下降“挂号难”“等待久”“看病短”等诟病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对一些并非满足基础主诉需求,没有因为可以使用医保支付和对时间不敏感只要便宜就行诉求的,“高要求”消费者而言则会更加偏向于选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这些消费能力强,意识高的消费者相反将会脱离公立医疗机构,更多地转向民营口腔医疗机构。
虽然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患者质量将会变得更高,但同时消费者对民营口腔医疗所提供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
一些只能通过低价和广告吸引消费者到店,缺乏服务和医疗品质,没有差异化能力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也势必会在本次行业变革中遭遇淘汰。
3、更多的优秀医护人员将会选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而公立医疗机构会慢慢回归到社会基础医疗保障和医教基础科研的角色中。
笔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日本,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医疗技术都远远领先于公立口腔医疗机构。患者也会优先选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迫不得已才会去公立或是大学附属口腔医疗机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医生的学术造诣(指非基础研究的临床技术)和在行业内的名气及受欢迎程度都远远超越了公立医疗机构的牙医。
究其原因还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牙医收入比公立的牙医要高很多。
随着中国公立医疗体系的改革推进,笔者强烈感受到今天日本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结构可能就会是中国口腔的未来。公立医疗机构的牙医收入虽然有一定的保障,但是按照今天的政策走势不太可能和以前一样,收入不少于甚至多于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牙医。医生作为“公务员”,收入可能要比其他公务员要高一些。但是和民营口腔的成功者相比,收入规模真的是杯水车薪的水平。因此那些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牙医将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随着政策落地,将会有大量的牙医从体制内走出来。就像改革开放的90年代初,第一批从公立系统中走出来的牙医,都尝到了行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毕业生选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不远的未来,甚至会出现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争夺人才的情况。
4、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将会更加重视客户需求,专注于提升医疗和服务品质,最终在服务和技术层面全面超越公立医疗机构。
“牙医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这个底层逻辑,无论在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下,会始终不变。优秀的牙医将会越来越多地聚集到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中。而优质的患者也会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和治疗效果支付更加高昂的费用。因此牙医和机构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和牙医有更高的意愿去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临床技术和客户服务能力。而这点则是公立医疗机构所不具备的。
相反那些通过不合理的低价,以及巨额的广告投入吸引消费者到店的做法,也会在严格的法律监管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冲击下而逐步消失。同样,一些医生技术不过硬,服务意识淡薄,经营水平较差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也会在这波行业变革中被淘汰出局。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次的公立医疗体系的深度改革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而言整体利好。短期会有一些冲击,特别是对那些在医疗、服务、经营层面能力较差,客户结构不稳定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而言将会是灭顶之灾。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只有变得比公立机构更加优秀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笔者也坚信随着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完善,消费者们开始建立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信任,消费习惯也会从优先选择公立医疗机构而变成选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未来非常可期。
作者:朱可希
来源:医涯学识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9 11:15:1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8 17:06: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4-28 16:56: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8 10:12:0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28 10:00:4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27 17:49:3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