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在三大终端6大市场奥曲肽的销售规模在25亿元以上,其中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市场规模占据78%。2022年7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被纳入第七批集采,天吉生物、武汉人福、海南中和等八家国内仿制药中标。
诺华于1998年推出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将给药周期延长至4周,显著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的顺应性。这个重磅炸弹于2003年进入国内后,一直表现平平。目前国内奥曲肽微球市场由诺华垄断,虽然已经纳入了医保范围,但是价格仍不亲民。未来只有等国产奥曲肽微球成功推出市场后,国内奥曲肽微球的整体价格水平才有望进一步下调,刺激患者需求,加速推动整体市场规模增长。
笔者感触:
医保目录内的老药能够价格不倒不飘,说明要么有确切疗效别的药替不了,要么赢得了医生处方的心,或者兼而有之。但总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别只看基金负担,也看看个人负担。举例:罕见病用药进医保,一般花不了基金多少钱。
对待医保目录内的老且贵的药品,医保谈判、简易续约是发挥不了作用了。那就只有考虑与集采相衔接的方式方法了。干脆像美国最近盛行的集采做法:单纯以上市时间来判断一下降价的要求。表面看起来不讲理,但不讲理又怎么会做?一眼就能看透的道理逻辑是:中美两国的疾病发生率大差不差,相同大于相异。老药特别是医保内的老药早已卖得好。
对医保药品的集采覆盖,只要觉察有机会,理论上,在其平台期、上升期、下降期都可以开展。以促进支付标准形成。并且,假如企业自愿调价呢?量价挂钩的道理,企业也可能青睐。不仅政策运行,企业内部有时也存在僵化运行情况。
上面提及的具体问题,医保目录调整一般不涉及。主要是对常规目录中的问题探讨解释解决。谈及药品相关总额预算,适宜细化到临床观察。从供需两侧做观察,发挥竞争替代,校正价值价格。需知道:政策慢、市场快,政策以逸待劳。市场在勤劳基础上付出价值、享受价格。用一个形容:医保水桶如何尽快排空水分?需要摇一摇,在漩涡熵阵里运行。
当然,如果药占比、药品价值价格整体板块被打压得过于失速了、失去信心了,可能也需要回调。该打压的也就停手。所以,相关企业、产品到底是支持集采,还是反对集采?一具体就深刻。集采对任何企业、药品的影响也许完全不同。
腾笼换鸟这件事,设计是一码事,实施是一码事,效果又是一码事。不能因为效果与设计相差很远距离就盲目全否定。几个环节加在一起是机制整体运行,腾龙换鸟可以给到医疗服务价格的兑现,并给到医药合理价格及用量的许多兑现。
感谢药春秋平台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6 17:19: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6 10:07: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5 17:32:4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5 17:03:3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3-09-25 16:47:1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秀华 时间:2023-09-25 16:45:0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