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晚期肿瘤患者“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慎思伦理风险

23年09月22日 阅读:31332 来源: 码万祺原创 IP属地:北京市

  湖北省受国家医保局委托,2021年开展《晚期肿瘤患者“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改革研究》试点工作,并在2023年启动六家医养结合机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姑息治疗模式。


  “如果肿瘤患者在临终前三个月选择姑息治疗,可节约医疗费用51%,家庭负担也降低不少。”


  至今,全国已开展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000个。


  2021年这一群体人均住院费超过17万元,医保报销近10万元后,个人仍需负担7.9万元。2020年湖北省肿瘤发病人群的医保基金支出占比达20%。


  高昂的治疗费用,大部分是在患者临终前投入的。在整个病程治疗中,肿瘤患者五年内医药费用46%的钱花在临终前六个月,如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8天,日均住院费用高达1.2万元。


  笔者感触:


  第一,从初心和动机讲,医保基金总体够用,医保部门为了促进医保支付管用高效,在积极推进各方面改革。但在晚期肿瘤患者“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这个题上,初心想做好事,很容易办糟糕。因为涉及到生命伦理,太过敏感。医保改革自信心有可能坏事。


  第二,从知识和能力看,医保部门看安宁疗护、支持性治疗、终末期医疗护理的价值方向没有错。但是目前大环境(包括供需认知、行为的现状)不是很落实这种新理念。就算效果实,但文化虚,一样会影响具体实施成色,且带来舆论风险。好心办坏事容易发生。


  第三,从立场和职能看,我们知道的、理解的,太少了。我们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占多数。你以为、我以为、他以为,这是构成很复杂的争论。研究或者报道这个敏感话题,不适合先从钱入手,虽然钱对各方很实在。起因在钱,不全在钱,客观看并不缺钱。


  第四,客观看并不缺钱?是的。如果不做这些研究、报道,客观上,没有天下大乱。晚期肿瘤患者把积蓄用于积极治疗还是选择姑息治疗,确实是个人选择。惹上生命伦理的官司,医保部门、医保工作受不起这个标签。特别是干涉到正常医疗行为的时候难解释。


  第五,重症监护室(ICU)收费贵、治疗终局很差。其中有不合理问题,也有一定合理性。既不能文过饰非、见乱放任,也要实事求是、换位思考。省钱是第二位乃至第三位的,改善参保者获得实际待遇的总效率总效益才是正道。而姑息治疗易被误解为:取巧。


  感谢财经大健康平台对本文的启发。


  笔者按:


  这事本身是有建设性可以摸索的,但上来就是讲钱钱钱,讲医保怎样省钱,未免太露骨。往严重了说,是侵犯了生命权吗?小步快走,不是不走,大步流星,肯定栽头。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011阅读

我们是如何搞死一家20余年历史的品牌医院的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2638阅读

【必看】2020~2024最全的医美监管文件汇总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2644阅读

慢病、抗衰老、精准治疗——民营医疗机构的新机会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2399阅读

中国医美:是春天来了,还是回光返照?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2563阅读

医美器械国产化,BBC拦不住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2771阅读

新政早知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职业亮点
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