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受国家医保局委托,2021年开展《晚期肿瘤患者“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改革研究》试点工作,并在2023年启动六家医养结合机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姑息治疗模式。
2022年9月,湖北省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湖北省本级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治疗医保支付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即在覆盖湖北省53万央企职工的省本级医保范围内,率先展开试点。
对新政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湖北省医保局计划用两年的时间,通过试点来探索符合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的支付方式和运行模式。
笔者感触:
第一,“医养结合”是个人健康效益向好调节。终末期治疗护理、支持性治疗、安宁疗护,其主要功能很难讲是个人健康效益向好调节。是面对死亡,大概率是加快死亡来临、快些从不可逆的疾病痛苦解脱。这里表现出医学能力、医疗资源的消极,与我们一般谈及“医养结合”所鼓励的医学能力、医疗资源的消极,是两种情绪、两种理性、两种感性。关键程度的量变引起质变,性质、内涵上,极大地复杂、剧烈地变化。
第二,“安宁疗护”意味着具体的一个人即将输掉了生命,有不舍,可能对其个人及家庭是解脱。其个人及家庭因此赢得了一段短暂的终末期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是这样理解么?见仁见智。晚期肿瘤患者“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向参加这项举措的参保者发放一些津贴,但严正地告诉并告诫医保:主要不是钱的问题,不是缺你这每天几百(你给得起)、每天几千几万(你给不起)的问题。这是个很微观,也私密的事。
第三,既然主要不是钱的事情,就不从钱上面入手。专门的支付方式要不要有,打一个大问号。但同时,做事业、行业、产业上的改革,并激发需求,又不得不谈钱。但同时,一定要回到事情上解决:这是卫健的主责,不是医保的主责。医保就是再想干再愿干,恐怕医保就是会干不好。同时,这也是事业、行业、产业上的改革的主责。试想想,你要死了。当医保部门跟你讲:你要死了。你是什么心情。需要专业来诠释。
第四,鉴于事情本身的敏感性,生命伦理风险不仅在医保做早做晚,也在于不同“致死”疾病之间。晚期肿瘤患者,你关注到了。其他“致死”疾病呢?安乐死呢?这是不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权歧视?那些因担心治疗不起重病而等待或靠近死亡?晚期肿瘤患者,适用于常规社会保障制度的综合照顾,而目前有简单的基本医保制度做“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的长臂,恐怕有不可承受之重。可行之道:多管理多给钱。
感谢财经大健康平台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2 20:39:5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2 20:3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3-12-02 20:2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1 17:57:0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1 17:12: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3-12-01 11:19:09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