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感触:
深化医改,所有医改,在任何时候都有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宏观的、虚拟的、坐而论道的、下地能跑的,医保自十三五中段以来,越来越占据C位置,发动机位置。
另一个层面则是具观的、接地的、上手操作的、一夫当关的,医疗在三医关系里始终是王者,从政策从市场如此。
医保改革也是以医疗相处为中心,药企发展也是以医疗合作为中心。
医保改革调剂医药价格,最多只能是表面调整,最应该发挥这个作用的,是医疗。
但目前乃至回溯乃至展望,医疗表现受现实环境干扰很大,所以,医保暂时介入恐怕还需要延续。
并且真正合理机制疏通建立,当前医保改革是要留下一些制度与水平遗产的,至少有一个大框框。
医疗是所有矛盾利益的出口,比如医疗质量悬在每个用户头上,比如医保、药企的两边作用汇聚。
真正启发本文的是一个设想:比如院前急救,政策规定得再好、措施配套得再好、设施建设得再好,悬在每个用户头上要用得时候,健康权益保障仍是极为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的,这是风险概率事件。
对此,医保无法完全调控,商保无法完全调控。医疗需要一个预期、环境,与高质量发展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有契合。深化医改,必须从一个层面下沉到另一个层面,持续回应改革各方对难点痛点认知。
一个活跃的、有明确价值主张的医保改革,以及医政医管、医学人文环境,对于供需两侧医教成熟与风气稳健是恰当且必须的。从这个角度看,医改发动机永远都需要,深化医改不断地应对急难课题。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8 17:42: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3-12-08 14:56:3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3-12-08 11:52:0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8 11:42: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全玉 时间:2023-12-08 11:13:4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7 17:50:32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