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从B端回到C端之后,其战略定位更符合自身优势所在,目标也相对清晰。但亚马逊在医疗领域的规模仍很难做大,而且线下医疗服务的战略依旧模糊,未来如何寻求与线上的协同还不清楚,毕竟医疗不像Whole foods卖有机食品那样简单。
笔者感触:
第一,亚马逊健康业务的起点基础,怎么看?是成功了一多半,也是失败了一多半。因为流量入口,所以成功了一多半。因为流量入口没有办法诠释业务价值、社会价值,又失败了一多半。这值得国内的京东、阿里、拼多多、李佳琦等引以为鉴。
第二,为什么说国内尽适宜非C非B。C、B皆有局限。且C、B定有联系。某种意义上,B不就是搞批发,C不就是搞零售?百川东到海。你光做B,到头来长在哪里都不知道。你光看C,到头来你也集聚到生产力。
第三,对于京东健康、头部保司等积极投身大健康业务的市场主体来说,要兼顾做C。因为超级销售,已经给保险业带来尾大不掉的成绩教训。因为李佳琦直播翻车事件,让人更见清楚了平台品牌价值观的平稳。
第四,平台+渠道,需要重视健康数据文化。你从我这里买药了,我不知会你,就给你建了健康档案。我做的对么?我必须向你推销会员及健康档案。有了档案、有了数据,就必须要有服务,真正做平台型经济。
感谢村夫日记平台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