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制度运行坚持保障基本,应保尽保。基本之上,再有多层次。基本之侧,再有亚专科。
医疗供给侧发展,金刚不可夺其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必须同时顺应,主要做法:复杂问题复杂化,简单问题简单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
在以上几个辩证里,找到并行不悖。
作为改革者,政策制定由不得人的主观意愿。但是基于客观现实,一定持续存在各种矛盾。所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终点。
作为改革者,由被改革者自主提出需求方案,由规则决定调与不调。通过充分协商、广泛参与的实务原则产生阶段性改革结果。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客观上有一些量,但不给量,也承诺不了量。具体用了多少服务量,这个可以观察,是市场反应升华部分。
作为改革者,乐见其成、审视其中。
退一步讲,疫苗产品、医疗服务、药品、耗材、器械检查,服务端的这些内容,本质上统统不带准确的量,统统被考察卫生经济学测算、基金及患者支付力。
真正的竞争,产生真正合理的价格。但是即便不合理价格,在交易双方都觉得有合理因素。对大家公认比较合理情况,作为企业、患者、改革者,可能异议。
作为改革者,缔造机制、关注运行。
机制不可能完美,不可能充分,不可能平衡。但机制重要,好比法律,具有现实运营管理意义。要稳定预期(机制结果),要预期不稳(当需要调整变化)。
当医疗服务量粗放时,不宜再给医疗服务价格的粗放水平。当医疗服务量精细时,医疗服务价格精细也有诉求、条件。如何做到两个精细,卫健部门需要压实考核、监督、责任。这是最基本的。
经历这个阶段以后,医疗服务量又迎来粗放,但医疗服务价格具备精细管理适应。再到下一个阶段,医疗服务量又回归精细,而医疗服务价格也可回归粗放。
届时,已形成新业态、风气。医疗服务价格实现全面提高、程度改善。
基于价格发现、价格传导、价格特性的复杂,在价格发现寻求绝对辩证是很难的,特别混乱。因此,适宜结合相对环境,从外及内,做相对辩证的价格发现。
医疗服务量由粗放到精细,再到粗放再到精细,伴随这个过程,医疗服务技术、专业取得长足追赶,必将改善供给结构。必将促进专业分工、组织扁平、资源外溢(降本增效多出的人力疏解)。
一些可期待的新现象:医疗信息化将颠覆治理效率;科研转化,将重塑医院医生资源的运行;MDT、医护分工、全科专科之协同,将使全流程高质量高效率。
感谢陈金甫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