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DRG/DIP下怎么亏钱的,90%的医院都没弄清楚

23年10月08日 阅读:29436 来源: 齐厄转载 IP属地:福建省

  近日有读者反馈一个问题:“我们医院实行DRG付费,在上半年差额五十多万,为何经过医保一清算,就变超额了?”


  DRG/DIP试点区域基本已实现实际付费,在实际付费过程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威力显露无疑,根据相关报道,DRG实施后,有医生收入降低15%,有科室一年亏500万。许多医院仍旧不明白为何会亏损,到底是如何亏的。这些对于许多医生、医院管理人员来说还是一笔糊涂账。


  DRG/DIP下医院为何会亏损,需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先来回答文章开头读者抱怨的这件事,“上半年差额五十多万,为何经过医保一清算,就变超额了?”


1.png


  如图所示,医保支付给医院的住院费用,无论是DRG还是DIP都是减去患者自费部分的。也就是说,无论DRG还是DIP,医院先承担患者自费+医保付费的部分,医保战略购医院的服务,为患者代替支付医保那部分。所以最终给医院的返款是扣减了患者自费的部分,同时还有一系列的考核系数的加权,例如北京医保部门设置的医保使用绩效考核系数(考核CMI与权重、低风险死亡率的加权模型)对医保费用返款进行正向或者负向加权,或者在支付过程中,医院出现了一些医保违规的事情,例如低码高编、高码低编,被医保查实后会罚款。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总体分值不可控,但是患者自费部分和考核系数、审核扣减等费用都是可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医院内部医保部门自己核算是医保差额50万,变成了医院倒超支了,影响的因素就是这些可控因素。是否是因为患者自付比例太高,亦或者医院产生了违规,年度考核系数未达标,这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医保结款。所以医院更加不要陷入一个误区:【DRG付费,增加患者自费比例我就不会亏】。这样只会亏得更惨。


  DRG/DIP不同倍率的病组/病组费用是怎样结算的?


  DRG不同倍率:


  众所周知,DRG实行“一口价”,也就是所谓的打包价,同一疾病相关组支付标准一致。而某一疾病相关组支付标准=权重*费率(标杆值,也有试点区域以点值代替),某个病例进入某DRG病组后,其实际费用相比于该DRG病组支付标准的倍数,即为“倍率”。DRG病例分为低倍率、高倍率和正常倍率。


  公式:倍率=病例产生费用/该DRG病组支付标准


2.jpg

△某地DRG股骨骨折不同倍率病例分析


  由上图可见,高倍率病例是DRG支付方式下亏损的主要来源,但也需警惕高于1倍倍率,低于高倍率标准的正常倍率(如图:正常倍率情况1),虽然亏损比例较少,但也是真金白银,刀刀到肉。低倍率病例虽然不亏不赚,但长期以往,此类病例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就是疾病治疗金额越来越低,事情还是做了这么多,价值得不到体现,通俗来讲就是做了“无用功”,伤害虽不大,但容易打击积极性。


  DIP不同倍率:


  DIP病种的正常倍率与低倍率、高倍率病种分值是如何结算的呢?


  (一)正常范围病种分数:


  正常范围病种分数=该病种标准分值(以病种分值库为准)


  (二)偏差病例分数:


  情况一:病例费用在50%以下的病种


  病例实际发生的住院医疗总费用,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的50%以下的,按如下公式计算:


  病例费用在50%以下的病种分数=(该病例住院费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该病种标准分值。


  情况二:病例费用在200%以上的病种


  病例实际发生的住院医疗总费用,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的200%以上的,按如下公式计算分值:


  病例费用在200%以上的病种分数=(该病例住院费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1)×该病种标准分值。


  为什么科室DRG结算后,病组在正常倍率区间都有盈余,最后财务一算账还亏了?


  因为DRG医保支付后显示盈余却不一定真的盈余,因为成本有可能高于支付标准。


  例如某正常倍率病例:EJ11-呼吸系统其他手术伴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相关DRG病组,采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的患者。总费用35120,标杆费用:38250,账面结余3130元。


  成本在35120以下,实际盈余大于等于3130元。


  成本在35120元-38250元之间,0≤实际盈余<3130元。


  成本在38250之上,盈余为负数。


  所以DRG/DIP下医院的真正结余,并不是简单的病组/病种支付标准-病例支付费用,而是病组/病种支付标准-病例实际发生成本,而单个病组/病种成本是由“人力成本(可控)+药品成本(可控)+材料成本(可控)+固定资产成本(不可控)”而组成。所以针对DRG/DIP下医院想要获得真正的盈余,应当重点控制可控的成本。降低人力成本方面,该考虑如何降低住院日,降低药品和材料成本方面,就需要减少大开药物以及大开检验检查,减少不必要的防御性检查以及降低药占比。降低固定资产成本,其实也有小部分是科室自己可控的,例如少进一些设备等。


  所以在这里,财务的成本核算也显得尤为重要。DRG/DIP付费不要只顾眼前的“苟且”,还要考虑成本的“诗和远方”。


  作者:奚箐箐


  来源 :医有数


本文由(齐厄)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8vuoe6pncQvOGA64d82h6w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998阅读

我们是如何搞死一家20余年历史的品牌医院的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2638阅读

【必看】2020~2024最全的医美监管文件汇总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2644阅读

慢病、抗衰老、精准治疗——民营医疗机构的新机会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2399阅读

中国医美:是春天来了,还是回光返照?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2557阅读

医美器械国产化,BBC拦不住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2744阅读

新政早知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齐厄,投身医疗行业20年,对医院管理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目前在某民营医院担任总经理职务。座右铭: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业的征途也充满崎岖艰险,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