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医生集团再次迎来大发展的风口?

23年11月07日 阅读:16332 来源: 曾思远转载 IP属地:浙江省

  医生集团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


  是一种起源于欧美国家的医生执业方式。


  我国开始有医生集团这个概念是起于2013年张强离开公立医院。


  于2014年创立全国首家医生集团,被称为“国内医生集团第一人”。


  我最开始离开体制,也是受到了医生集团这一概念的影响。


  自从有了这个概念以后,医生集团就在国内狂野的生长。


  截至目前,我国以“医生集团”为名称注册的企业数量已超2000家了。


  还有更多是以各种健康管理公司为名义开展工作的医生集团。


  保守估计全国目前大大小小的医生集团数量,超过1万家。


  知识分子群体是不要轻易去点燃他们的。


  特别是在追求自由这个方向。


  做为医生集团的医生,可以同时在多机构学习和工作。


  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擅长做的专科。


  然后可以做一个纯粹的医生,拿最阳光的一份收入。


  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去赋能那些需要赋能的医疗机构。


  去帮助更多的机构,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时想想是多美好的事情啊。


  十年如刹那一瞬间啊。


  回想这些年医生集团的发展。


  用四个字来形容吧:艰难险阻。


  或许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新生事物生长的土壤吧。


  我所了解到的大大小小的医生集团。


  跑出来的真的屈指可数,凤毛麟角了。


  要么转型重资产搞机构,要么解体各自单干,要么回流体制内,要么销声匿迹。


  多少同行撒了一腔热血,换回来无数血和泪的教训。


  能从体制内出来做医生集团的。


  一定是体制内有真材实料的高手。


  是能解决问题的专家,而不是PPT专家。


  中医相对容易,一两个人就能操作。


  有效疗了,就会口口相传,慢慢积累病源。


  西医就复杂很多,受制于医院的平台,其它的配套团队。


  除了口腔,眼科等相对小众的专科,操作比较检查。


  其它专科对医院平台和其配套人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的。


  可以讲,要找到这样合适的平台,又找到那么开明的老板。


  在国内现在这样的民营医院环境内,几乎不太可能。


  我目前看到的非常少,几乎都是独家雇佣型的。


  除非是花瓶型的专家,会在不同的医院挂自己的牌坐诊。


  还有就是体制内的专家,在民营挂工作室的牌引流患者。


  想在不同的地方,别人给你提供平台,病源和配套服务。


  然后你就提供个技术服务赚钱,这是反人性的,走不通。


  现在正是医疗改革,特别是医保支付改革强力推进期。


  医疗行业又面临着长期的反腐败过程。


  在体制内做医生,做专家医生的性价比开始直线下降。


  中青年体制内医生,更是被内卷到怀疑人生。


  医疗行业体制内的人员,思维活跃的,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往外看机会了。


  医生集团的风口期,再次来临。


  人生就是这样的。


  不断的跟随环境的变化去调整。


  思危,思退,思变。


  是永恒的主题。


  毕竟适者生存嘛。


  我认为,医生集团算是一个方向。


  从发展的形态上来说。


  我更看好体制内外混合制医生集团。


  毕竟医疗行业,绝大数的资源都在体制内。


  体制内的医生和体制外的医生紧密结合,用体制内背书,反哺体制外的团队。


  可以是以下路径:


  1、可以轻资产,给民营医院的学科赋能,做帮扶,只能算是一份兼职,赚点外快。


  当然在这个过程,也可以算是更深入了解民营医院的缓冲时间。


  不建议做基层公立医院的赋能,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而且公立医院的领导更换得很快,每个领导想法不一样,医疗的学科建设是一个很慢的过程。


  这种模式更适合民营医院,更有可能实实在在的把学科做起来。


  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还拿到长久的收益。


  2、重资产和资本结合,做专科民营医院。


  现在活跃的医生集团,做得比较好的,普遍都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有可能拿到股份,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料。拿到全部或者部分经营管理权。


  更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来做医疗。


  现在很多这类医生集团的创始人,都已经财务自由了。


  医生集团的成员,也普遍有个好的收入和成长空间。


  未来已来,禁锢医生在体制内的政策在松动。


  医生的又一波创业潮正在萌芽。


  医生集团这个新物种,有很大的机会。


  在泡沫破灭后,在前人踏出的征途上。


  又将迎来一波大发展的风口。


  作者:破茧成群


  来源:体制外行医


本文由(曾思远)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2_FkQkgg896LjmyoMcYuPA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56阅读

住院观感:用药较便宜,检查费挺贵,药占比可灵活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2 20:39:55 文章来源:原创

763阅读

关于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撤不撤减的进一步探讨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2 20:32:54 文章来源:原创

680阅读

为什么要有医美?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3-12-02 20:25:03 文章来源:原创

1230阅读

下力气探索医险结合的经营漏斗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1 17:57:04 文章来源:原创

1057阅读

医保资金向基层倾斜,应严控基层医院大干快上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1 17:12:57 文章来源:原创

833阅读

“轻医美”:一群人和另一群人联手做的局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3-12-01 11:19:09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1967年9月生,医学博士。从事医生行业十余年,现任某民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