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也自认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医生。
因为我的确可以解决一部分病人的问题。
我是搞急危重症的,别人最后搞不定的,都要推给我们来搞。
抢救过数不清的病人了。
除了那些术后监护的不算。
真正想想,那些真正需要抢救的病人,救回来的也不多。
很多要么半死不活的躺在ICU里面,长期消耗着我们国家宝贵的医疗资源。
很多也已经不幸走掉了。
看好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很大程度上这些看好的,也是一个概率问题。
同样的病,同样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假如排除操作上和团队上的一些小的差异性。
一部分病人恢复得很快,另外一部分就没效果,病情持续恶化,不治身亡。
所以我有段时间觉得,医生真的只能治病,不能救命。
一个人的命数是天注定的。
站在道医的角度说,就是一个人的福报没有了,就意味着要走了。
所以人还是要多积德行善。
做医生的人,也要在查房的时候告诉病人,等你这次病好了,回去要多做好事,莫问前程。
最近某TOP级的大学附属三甲医院的一则通知,刷爆了网络。
这个事情其实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本来是不想讲了,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三甲医院的卷,我早就说过很多回了。
不过实在是说这个的人太多了,问这个事的人也太多了。
所以还是来谈谈我对这个事的看法吧。
这是一则叫《关于加强临床科室干部任职考核及医务人员晋升晋级的规定》的通知。
里面四点内容,我简单分享一下。
1、新提任的科室主任除需要必要的任职条件外,原则上应具备有效博导资格。新提任科室副主任和主任助理除需要必要的任职条件外,原则上应具备有效硕导资格;
2、现有的科室主任(年龄≤50周岁),三年内必须获得有效博导资格。现有的科室副主任和主任助理,若不是硕导,三年内必须获得有效硕导资格;若是硕导,三年内必须获得有效博导资格。否则,根据科室具体情况,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城外的院区工作。年龄>50周岁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和主任助理鼓励争取有效硕、博导资格;
3、已到晋升年限,但未按时晋升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的人员,如二年内不申请晋升或连续二次未晋升成功者,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城外的院区工作。
4、博士毕业后5年内,必须每年书写高质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且申报书专家评分在80分以上。同时,三年内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或五年内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否则,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城外的院区工作。硕士毕业后5年内,如未转博或未主持一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城外的院区工作。
这四个规定一出,简直全网炸裂了。
有网友评论调侃,真是笑喷,说规定应该是双向的。
若院长或书记三年以内未获得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的,也应该考虑轮到县市级医院担任院长或书记的工作。
笑归笑,谁叫别人是操盘手,而你只是一枚棋子呢?
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这个大学附属医院,强烈的科研欲望。
看到了操盘手发展科技强院的决心。
再也不是看几个病,做几个手术,给病人开点长期服用的药品,再各个学术委员会赶赶场子,就能坐稳位置了。
这种TOP级的大学附属医院,没有科研,没有科研转化去促进我国生物医疗科技的发展。
是行不通的。
而且现在还存在自己不作为,也不让下面的人作为的霸凌情况。不让我写论文的科主任,心梗了......聊聊医院里的职场霸凌现象
疯狂卷起来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研向内向上,临床向外向下。
想躺平,门已经关上了。卷不动了,大量医生顺势躺平了......
就算你只是个低等级的住院医生,你不想晋升,你想当万年住院,也不行了。
三甲医院的大量千年主治?都得起来干活了,也没得躺了。
要躺平去乡下分院躺,发配边疆,省城的院区,别想了。
我还看到了,给这个医院的医生、护士还有其它需要晋升的人,搞文章和课题的商机。
我说过,临床医生一定要搞副业的,科研也算是副业的一种吧。
何况这种副业,对主业有无与伦比的加持作用。
更看到了,老一辈的专家科主任,达不了标,科主任被拿下了,不想去乡下,从这个医院往外跑的场景。
要么跑去其它的公立医院,要么跑到民营了。
其他的医护人员也是同样的道理和逻辑。
可能以前看不上的民营,也要斜眼瞧一眼了。
我们知道,现在民营医院发展最大的痛点,就是没有人才。
假如这个政策,能跑出来一波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到民营来。
特别是这些有临床真功夫,只喜欢干临床的医生和护士。
那对这个城市的民营医院,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利好了。
作者:破茧成群
来源:体制外行医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