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展望2024,互联网医疗如何抓住变革红利?

24年01月10日 阅读:21317 来源: 秦王转载 IP属地:浙江省

  去年底开始写公众号,结识了互联网医疗行业许多新朋友,有些还约在线下交流,受益匪浅。


  在交流中我发现,无论是巨头平台的职业经理人,还是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大家在聊到行业未来时,普遍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大概就是:


  有些迷茫和焦虑,又有些憧憬和希望。


  比如,一位任职微医的新朋友约我喝咖啡,自信又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他们在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后,应该是找到了可行的商业模式。


  作为曾经的现象级平台企业,微医这种「艰难探索后谨慎乐观」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市场主流情绪的。


  我个人也相信,未来互联网医疗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原因很简单:


  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业态,本来就是医疗改革和技术进步结合的产物。国家医疗改革的步伐不会停下,互联网技术也在持续进步,所以机会就必然会不断涌现。


  换句话说,用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协助推动行业变革,争取吃到新一轮医疗改革的红利,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新一轮的行业变革是什么呢?


  回顾过去几年,有一些关键词是不能被忽视的,比如医疗反腐、三医联动、DRGs / DIP、药品带量采购、医联体 / 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等等。


  把这些关键词串起来,其实就可以看出下一阶段行业变革的焦点:医保控费。


  理论上,全世界医改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在不断平衡和再平衡医疗的「成本、效率、质量」。这是个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游戏,没有什么完美解决方案。


  我们国家现阶段的选择,是想方设法确保医保资金池的健康,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的诊疗费用大幅上涨。


  所以我们看到,国家在大力推广「三明模式」,尽管业内对这种模式褒贬不一,甚至有人戏称是在「强行用落后的生产关系拉低生产力」。但目前看来「三明模式」是大势所趋,原因只有一个:真的给医保省钱。


  而国家医保局「倒查三年」、「扣医生的医保分」等强势作派,也印证了「医保控费」将会是新时期变革的主旋律。


  作为商业平台,没必要去评价政策的利弊,但必须敏锐洞察变革背后可能带来的诸般变化,从而设计更符合大势的业务模式。


  在我看来,有三个方向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方向一:做政府的「控费助手」。


  尽管「医保控费」是大方向,但医疗从来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怎么能够在有效控费的前提下,不至于大幅度影响医疗质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条路径是走技术路线,帮助医保局建立更完善的规则引擎,更高效地查处医保报销过程中的「欺诈、滥用、浪费」(FWA)等行为,企业从节省医保资金中得到一定比例的奖励作为商业回报。


  这种模式本身并不新鲜,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创造新的价值点,比如审查效率和精准度会更高、对每个拒付病例自动生成更详细的拒付理由等。


  当然,这条路径并不是一般互联网医疗企业可以轻易尝试的,在我印象中,好像平安集团曾经往这个方向努力过,但并没有听到下文,大概跟医保数据的敏感性有关。


  如果确实有强大的技术能力,找国家队合作来曲线救国或许是一个选择,比如主攻医保的国新健康。


  另一条路径是走运营路线,帮助政府把一些业务构想落地并运营起来,形成可复制的城市或区域模板,且能够直接或间接体现「医保控费」的成效。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能很难从节省的医保资金中得到奖励,更现实的回报或许来自「与地方政府换取某种业务的特许经营权」,比如社区医院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务。


  从「医保控费」的角度看,能够让居民「更健康」,不要让小病演变成大病,肯定是最经济的模式,也就是所谓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而目前最合适承担这项任务的,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家庭医生。


  这也是我在之前文章中多次提到的,任何能够赋能基层的模式,能够真正做到居民健康管理的模式,在现阶段都很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站在医保的角度,这等于让医保的一些「可控」的支付方式有了抓手,比如「按人头付费」。


  所以这里其实有一个「反直觉」的情况,就是政府本质上愿意看到更多的人在基层「消耗」医保资金,而不是憋着某天去三甲医院「花个大的」。


  在成都,有些企业就安排了专职运营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居民「享受政策」,据说效果不错,企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实现了多赢。


  包括微医现在主推的「数字健共体」,在我看来本质上也是「代运营」的打法。当然,微医宣称自己是在做「城市HMO」,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充分了解微医的战略。


  不过,「城市HMO」确实是我想聊的第二个方向。


  方向二:做城市的「HMO」。


  在控费的逻辑下,我们很难绕开「管理式医疗」这个舶来品,所以健康维护组织「HMO」也就成为不少企业的发展方向,大家都设想自己可以成为中国的「联合健康」。


  大概在十年前,我在为平安做咨询项目时,就在帮助他们建立HMO的框架。事实上,时至今日最接近「联合健康」的确实是平安健康,因为比起其他互联网医疗公司,平安健康有着保险公司的天然优势,商业逻辑上与「联合健康」更接近。


  一直以来,在我国做HMO有两个重要障碍:一是核心医疗资源并不掌握在商业保险公司手中,二是居民对商保的认知度和依赖度都不像美国人那么高。


  而在「医保控费」进一步强化后,城市中产群体的就医体验必然会有所降低,比如在三甲医院用医保身份开药,只能开到集采药品等等。同时,「三明模式」的推广,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刺激一些专家跳槽,带动高端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


  在这些因素的叠加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保险有机会迎来一轮高速发展,自然就会促进中国版HMO的完善。


  而平安健康在收购了北大医疗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少核心医疗资源的短板,有意向这个领域进军且有实力建立线下医疗网络的企业,不妨保持对平安健康业务的长期观察。


  当然,微医也可以纳入长期观察的范围。但目前微医做的「基层健共体」并没有核心医疗资源的加持,跟商保也只能是合作关系,恐怕很难在传统HMO模式下吸引客户和推进业务,需要建立一套更具创新精神的微医模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健康」并不是一个to c的打法,而是to b为主。也就是说,如果某天国家政策有了更大的调整,比如强制要求员工数超过25人的企业为员工购买补充商业保险,那么HMO大概就真的进入快车道了。


  方向三:做居民的「就医规划师」。


  这个方向是我的一个大胆猜测,可能有些天马行空,所以只能大致描述一下。


  其底层逻辑是在「医保控费」愈加严苛后,居民就医在一定程度上会变成一个「技术活儿」。


  比如,在年初、月初就医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医院不会因为考虑到医保资金的使用情况,想法设法推诿病人。


  又比如,医生在明确诊断后,开药被迫只能开集采的仿制药,而事实上患者有意愿也有支付能力使用原研药,但很多医生不愿也不能予以明示。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许会催生出一个新的职业,姑且称之为「就医规划师」,他们能够帮助特定患者群体(主要是具备支付能力的群体)制定更科学的就医规划,比如「解读」三甲医院医生诊疗方案背后「不能说的秘密」,或者推荐患者购买符合其需求的商业保险等。


  这个角色其实并不需要重新组建团队。在现有互联网医疗业务板块中,「家庭医生」及其团队在经过培训后,完全有能力胜任新角色。当然,也可以直接把「就医规划」作为一项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的服务范畴,帮助平台丰富「家庭医生」业务的内涵。


  此外,原有主做陪诊业务的平台也很适合增加这块新业务,完善自身在诊前、诊后两端的业务布局。


  以上三个方向,是我在展望2024的一些思考,欢迎私信探讨。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互联网医疗,从变革中来,向变革中去。


  作者:Jonathan丨Liu


  来源:格路人


本文由(秦王)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EIBqBDuRZEhvad9FbVNhmA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153阅读

2023年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近9万亿!消费医疗市场发生巨大变化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5-08 17:35:39 文章来源:转载

292阅读

药监、医保、药监、医保、卫健“换帅”完毕,为什么是“两老一新”?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8 17:23:02 文章来源:原创

527阅读

大数据+医疗:五大应用、五个痛点、四大发展趋势

作者:秦王 时间:2024-05-08 15:18:14 文章来源:转载

651阅读

重磅:国家八部门发文“重症医学”发展利好“闪亮”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05-08 11:10:07 文章来源:原创

708阅读

刍议:卫健委为什么不称为“部”“局”,称作委员会?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8 10:56:20 文章来源:原创

680阅读

商保朝门诊使劲,门诊对商保来说是有神力的好药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8 10:52:54 文章来源:原创

秦王
简介
毕业于浙江某大学中文系,曾从事医疗行业文案策划10年,热爱民营医疗行业。现任某大型医疗集团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集团内文字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