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中医做专科专病多年,为什么没有做出规模的连锁品牌?

24年01月27日 阅读:12908 来源: 蒋小富原创 IP属地:广东省

  前几天,跟几个做投资和新媒体的朋友交流中医馆未来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期间,他们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不到做大做强的专科专病连锁中医馆?”


  中医往专科专病方向发展,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近10年来,我们中医人一直在探讨这个话题,不少人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收效甚微。


  不否认,有一些机构以中医专科专病出发,做出了一定的规模,如兴安界首骨伤医院,从一个中医骨科小诊所发展而来,成为三级中医骨伤医院。但也不可忽略一个基本事实,兴安界首骨伤医院虽然打着中医的旗号,其实是中西医结合的,中医占的比重有多少,是需要客观评估的。


  市场上,我们看到一些专科专病机构做大过程中,都引进了西医,而且西医占得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处于主导地位。


  在上市的专科专病医疗机构里,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瑞尔集团、美中嘉和等等,基本上清一色以西医为主导的,看不到纯中医专科专病机构的影子。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某些专科专病领域是很有技术沉淀的,是标准化的,疗效确切的。但这种好技术仅限于家传自用和门第内,没有对外开放或者没有能力进行市场化,结果就是好技术烂在自家的小锅里。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对中医技术市场化做个分析,中医行业有一个共识,就是国家相关政策对中医技术转化产生了严重阻碍作用,这个我们并不否认。当前中医技术市场化确实卡在一些政策层面,如知识产权、技术产品转化等方面存在卡壳情况。


  但大家一定要了解,造成这种结果的核心原因是中医人自身没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利益处理上以“小我”、“个体户”视角来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喜欢关门过日子,只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延续,忽视驱动行业发展相关者的利益和生态,其结果就是在医疗政策制订过程中,鲜有代表中医说话的。


  其次,中医传统辨证施治的诊疗逻辑,非常强调医生个体的经验积累,是非常个性化的,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辩证方法和微观逻辑,输出不同的辩证结果。这种极度个体化的辨证施治,造成了中医知识和技术很难传承下来,更别说进化和迭代,自然很难在专科专病领域实现螺旋式的突破和发展。


  再次,中医人全科思维造成在专科专病领域临床技术沉淀严重不足。我们大部分中医医生在某个专科专病领域,一生的临床数据可能都不会超过1000例,这样的样本数量,想在专科专病微观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是不现实。


  在实际临床过程中,我们也切身的感受到中医人写的所谓成功医案,基本上就是几个几十个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本不能作为专科专病标准化临床用药依据。我们大部分的医案其实跟文小叔这种中医爱好者写的文章差不多,满屏都是“一个XX方子,千古第一方,征服、横扫、搞定所有XX问题”。


  我曾经跟一位每天60个病人的中医医生交流,他说他师父平均每天160多个患者,但在所有治疗的疾病里,基本上没有一个专科病种能稳定输出疗效的。试问,这种级别的中医医生都如此,当前我们凭什么能做好专科专病建设呢?


  说到这里,再探讨下另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中医医生喜欢强调自己做全科?是因为中医理论讲究整体辨证施治吗?明明我们大部分中医医生是从专科专病成长起来的,最后为什么不在专科专病领域深造,而是转向做全科,什么病都治,这合乎逻辑吗?如果单纯站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角度来思考和梳理,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中医医生从专科专病走向全科的成长路径,核心原因无非三个:技术成长、利益和效率。


  技术成长能支撑自己看全科,那另当别说,但现实中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最为核心的是只有做全科才能利益最大化。


  因为传统中医是坐在医馆里面等靠要的,辐射区域有限,效率极低,只有做全科,来者不拒、不挑病人才符合利益最大化。


  笔者在运营医生IP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刚开始,每个中医医生极力强调自己是做全科的。但运营一段时间,通过内容引流过来的大部分是某个专病的患者,结果就是一天看3-5专科专病患者的收益比看30个全科患者还要强,这个时候你再问医生是否要做全科,基本上提不起什么兴趣了。


  中医医生产生这种转变的核心原因就是运营赋能医生后,在个人品牌、技术成长、患者数量、疗效口碑等方面实现了效率倍增,从而确保了医生收益增长。


  所以,当没有运营或者运营效率低的时候,每个中医医生都会强调自己是搞全科的,这符合现实利益最大化;当运营能很好赋能医生并创造更大价值时,想做全科的医生少之又少。而且随着医生技术的进化,本身也是往高溢价的疑难专科专病方向走,何来全科逻辑?


  最后,中医核心诊疗过程是不需要分工的,医生一个人就可以干完了。这种以医生个体为核心所形成的诊疗闭环,极大影响了中医技术分享、进化和迭代。每个中医医生都是一做信息的孤岛,沉浸在自己的技术世界里,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


  随着国家发展中医相关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顶级综合性西医医院开始增设中医科,增加中医比重,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加速中医往产品化、科技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我相信,只要给与西医一定的时间,以他们的循证逻辑、临床经验和集团军分工合作模式,是极有可能在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的。


  当然,作为中医人来讲,我们已经见证过西医人在他们的主阵地把我们干倒过一次,不再希望看到西医人在我们中医主阵地再干倒我们一次。如果真这样,除了集体跳崖,还能说什么……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968阅读

门诊老板愁秃了头,俩月瞎忙,不如老师五分钟指路?

作者:张民 时间:2024-12-07 16:31:19 文章来源:转载

1781阅读

警惕医保结算“捷径”:简化操作背后的违规风险与重罚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2-06 17:48:13 文章来源:首发

1327阅读

又一家二级医院破产倒闭!医改之下,医院如何破局求生?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2-05 17:51:34 文章来源:首发

1850阅读

共享共赢 创新模式 ——社会办医突围之管见(2)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4-12-05 11:20:50 文章来源:原创

1641阅读

医院运营痛点剖析:成本、数据、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四重挑战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4-12-05 11:15:40 文章来源:原创

1432阅读

民营医院绩效考核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作者:陈俊逸 时间:2024-12-04 17:50:27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医生IP和医馆运营领域专家,《医生IP运营和进化之道》、《自媒体时代,中医馆客户运营指南》作者。
宣传口号
独立、洞察、跨界、原创,探求中医馆运营管理底层逻辑
职业亮点
对医生自媒体品牌打造、变现模式和中医馆运营有深入地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