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以xx藿香正气口服液为例,目前出厂价(供货价)为9.00元/盒(5支装),这家连锁药店在此基础上顺加3.4%,也就是9.3元/盒(5支装)进行销售。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价格战,不仅是该连锁药店对市场传统规则的有力挑战,更凸显了其在面临客流下滑、业绩与经营双重困境下的自我革命。
这种自我革新的尝试,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借鉴了国际零售巨头好市多、山姆的会员制模式,并结合本土特色,意图在重庆市场打造类似“胖东来”的服务标杆。
笔者感触:
相比不少头部连锁药店、医药电商采取烧钱扩张,该种做法并不傻,而是努力寻找经营运营差异化。烧钱模式就是按项目走、按项目做,把药店经营运营几乎都做成了投行投资业务。而该种做法是老成的药店人想出的再没办法的办法。
该种做法,表面看是图快。本质上是越慢越有效。以在出厂价(供货价)加价1%~15%为例,这里面有很多差异化,是从经营运营心得里面来的。而且这是一个区间,但上限也是对消费者让利极大。这就是在药店环节营建一套支付标准。
相比于前面提到的大干快上、盲目上马、疯狂烧钱、不惜体力,该种做法是画一片地、画一个圈、修炼太祖长拳三十二式,保存体力,休戚心力。可以肯定,该种做法下,品牌建设正式启动,且员工福利节节攀升,因为要做到全面好。
该种做法并不保证能从上游拿到支持,肯定不会从同业收到好感。但抓住了下游的消费者这一头。并且谁都无法将其污名化。从行业看,隔几年就会冒出这样几个沸腾的气泡。结合当下医改,该种做法很可能与医保局倡议有沆瀣一气。
感谢药店经理人、米内零售观察平台对本文的启发。
笔者按:
2001年6月,益丰大药房在湖南常德打出了“比国家核定零售价低45%”的旗号,引发了市民连续数日的抢购风暴。短短4个月后,老百姓大药房在长沙市湘雅路开办了一家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药店,以“平均降价45%”作为口号,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药品“降价潮”。
比如,2009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全程聚焦报道,高度评价益丰大药房平价惠民的做法;长沙晚报对当时的“老百姓现象”作了高频率、深层次的报道,给“平价药店”们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随后,这场轰轰烈烈的让利于民的“药房平价运动”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各地涌现出一批“追随者”,如江西开心人、山西万民、安徽百姓缘、广东金康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