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W:腾龙换鸟的关键堵点是“薪酬改革”,而不是“服务价格调整”。此外,除了红利可能被稀释以外,下列因素也会影响医生的获得感:一是经过多年多批带量采购,药品价格下降的空间逐渐缩窄;二是实施DRG/DIP后,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对医院当期住院业务收入影响不大。
码万祺:
哈哈,我也感觉医价调整可以“慢就是快”,因为事实上有临床带金、支付方式结余留用等,但这些就好像台湾岛目前地位,说不定哪天就被谁拿走了,比如被集采拿走、被医疗反腐拿走、被医院领导贪腐浪费拿走。社会进步、高质量发展、法治医保,都需要在医价上做渐进式调整,使之正大光明。
同时,通过医价调整,也能再打一张牌,尝试发挥与药价调整异曲同工的相同与相异。某种意义上,药价调整做“坏事”,医价调整就接着做“好事”。深化医改不仅仅是梳理钱的此长彼消,更是把事情捋顺一些。
国家医保局能人精英密度极大,总是给人惊艳与惊喜。我不觉得是重新定义,其实就是到一定阶段必然使大家看到了新貌(比如支持创新药、发展改革医价),就是不忘初心、使命必达。细看,几个行事方略从一开始到现在到以后都没有大的转向,很多原则都还在坚决坚持。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既然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当期收入影响不大,医疗行业吵吵个毛线,推诿患者现象确实是有?我理解,改革还是在微观微妙地触及了一些利益,且越长期越深刻。医价改革也有这种神奇力量,在全面集采勇往直前,支付方式改革三年必达的地面和空中支援下,医价改革可以送温暖,支援临床搞好业务内容内涵建设上的“腾笼换鸟”。某种意义上,集采是abc,支付方式改革是四六级,医价调整是专八、gre,有一个漏斗。医价调整又不能单独走,还是需要各方理解、八方支援。
感谢王宏志、叶海亚·萨里阿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3-18 17:13: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3-18 13:45: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18 13:45: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18 10:58: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胡晓翔 时间:2025-03-17 14:51: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3-17 14:26:59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