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面对如此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和传递出来的信息,如全面推广三明模式、结束以药养医模式、集采走向全面覆盖、引进外资医疗机构试点等,仿佛宣告旧医疗时代的结束,新医疗时代的来临。
这几个月,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都在遭遇业绩严重下滑,甚至比疫情三年还艰难,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如何应对。
面对新旧之间的替换,面对红利不再、内卷加速、消费信心不足带来的经营困局,我们中医馆该怎么办?
一般来讲,面对这种极度复杂的行业周期变化,我们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策略应对。
第一种:练内功降成本求生存
练内功,简单地说就是开始要做精细化运营管理了,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和对效益不好的业务、医馆进行调整,来降低成本,渡过难关。
做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对营收1000万以下的连锁医馆和个体医馆来讲,可能也没多大必要性。
因为业务结构和模型极其简单,收支情况一目了然。
做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对营收1000万以上的连锁医馆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日常的基本功,只是在赚钱容易的日子忽视了对基本功的修炼,而危机一旦来临,可能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所以,营收1000万以上的医馆,应该把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提上日程,重新盘点,逐个优化,这是医疗行业新旧交替之际生存下来的基本功和前提。
第二种: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创新开源
中医馆的创新开源,一般包含两种情况:
一种是增加符合市场趋势和需求的新项目。
目前来讲,这个也挺难的,因为中医领域真正能找到好的、疗效稳定可复制的诊疗项目很难。
反正我接触中医这么久,到处打探这样的项目,几乎没找到过。
一种是加强引流工作。
这几年,通过新媒体平台,把引流工作做得好的中医馆,还是活得很不错的,建议大家重视。
好好运营IP,好好输出内容,坚持住,就能把引流做起来,真没那么难。
第三种:寻找新机会,开拓新市场
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行业的边界就开始变得模糊,跨界融合就成为一种常态。
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市场就会饱并开始高度内卷,必须跳出原有的区域和业务模型,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去寻找新的机会,开拓新的蓝海市场。
如我国面对产业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开启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积极出海开拓新市场,开启属于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
我们医疗机构也是如此,开始从医疗资源极度的丰富的一线城市开始下沉,到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寻找机会。
如海吉亚医疗专注于三线及低线城市的肿瘤市场开拓,这些地方对肿瘤医疗服务的需求较大,但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从而实现了高速发展。
对中医馆来讲,下沉场市场机会还是很大的,竞争也不激烈。
当然,除了市场下沉外,还有另外一种策略,就是跨界。
这对中医馆来讲,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
不管是练内功,还是增加新的诊疗项目和服务,加强引流工作,亦或是市场下沉,某种意义上都是在原有诊疗赛道上竞争,机会窗口期越来越短,想要做大做强,最后还是靠资本说话。
所以,接下来几年,医疗机构的并购会全面加速,中医馆也不例外。
对大部分中医馆来讲,肯定是不具备资本优势的,更不具备融资优势,这种情况下,也许跳出诊疗业务看健康市场更好。
中国特色的政治治理结构和医疗制度,以及老百姓对医疗的认知和习惯,加上中医工业化、智能化的进程加速,注定了中小医馆在诊疗领域是很难做大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诊疗领域难有作为,倒不如转型到“以诊疗为辅,以健康为主”的业务模型中去,如大力抢占家庭健康生活场景,大力做中医健康产品市场等等。
这些新场景、新市场、新需求,充满了做大的机会。
再说,中医的生态和变现方式本身足够丰富,我们真没必要画地为牢。
面对当下复杂的竞争环境,对于有一定实力的中医馆,建议在练内功的基础上,积极跨界,打破行业固有边界方是上上策。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2-21 10:20: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4-12-20 11:30:1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4-12-20 11:21: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2-18 17:44:1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4-12-18 10:59: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12-18 09:59:38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