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感触:
笔者一度不看好商保目录有什么用。主要理由:商保的量太小,而且商保距离医疗医药距离太远。商保是一片散沙,各行其是。
把各家商保关于用药、耗材器械那点量,比作一根根小水管。那么,医药企业这里才是总水管。总水管,到医保还是大的水管。
但再流到商保这一块,就是毛细水管了。所以,商保目录更多是医药企业的一个展示平台:对支付力量们说,我有这么个姿态。
并且医保目录很作为,反观商保目录则又没有实力,又有很多心思。且商保目录在各层各类药耗产品中间,充满了差异化选择。
然而,笔者现在不这么看了。主要理由:
一站式结算,这是一个空前的场景。用药、耗材器械在这里都是以较大水管、流量的形式存在的。各家商保都汇聚到这里买货。
比如:有一些没能力做健康大生态的商保,那就跟着商保行业里的大哥777,大哥谈成一个价格。商保小弟们相跟按行情结算。
有人说,这不就可能造成商保产品同质化?非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张保单,就好像一屋子人素描同一个苹果,会各有千秋。
所以啊,笔者原来那些担忧,虽有一定道理,但担忧不妨简化。毕竟,医药企业来了是要谈成生意的,任何一个产品有价格锚。
感谢未名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03 17:35: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03 17:27:58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5-04-03 17:21:5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4-03 17:17: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03 15:38:3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03 10:27:44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