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医美行业的信仰、经营与发展困境思考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聊聊信仰这个话题。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呢?在我看来,信仰应该是心灵栖息的地方,也是约束心灵的地方。今天,整个医美行业之所以面临这样的困境,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真正有信仰的人并不多。
当然,也有一些人信仰金钱至上、快乐至上、利益至上或个人价值至上,这些对他们来说也是信仰。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信仰。因此,重塑价值观成了当今社会、行业以及所有医美从业者急需去做的事情。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崩坏的中国医美业。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中国医美人可以不是企业家,但可以有企业家精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企业家精神其实是老板们的护身符,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同时,企业家情怀更是老板们的助燃剂。只有同时拥有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情怀,这样的老板才能为自己修建一条完美的护城河。
我是一个在南方成长的北方人,30岁时才到深圳发展。现在,我在深圳已经待了超过21年。我是2004年到的深圳。在北方,有事找市长,那里比较崇尚关系和烟酒。南方人更倾向于从市场中寻找规律和解决办法,这种务实的思维方式与北方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北方人往往喜欢寻找保护伞,但我个人认为,与其依赖保护伞,不如自己修建一条护城河。这也正是我前面提到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情怀的重要性。因为大话往往是空洞的,而小话反而更真实。在当今行业中,有些人喜欢说大话,其实是在讲一些假大空的东西,而那些小范围能讲的,反而更加真实。
我们之前谈到了真相的问题,真相往往是表面披着文明的外衣,骨子里却讲的是弱肉强食。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因为我们一直在崇尚丛林法则。在这种法则中求生存,当然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和从业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倒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一直强调,我们这个行业在过去这些年出现了非常多的大师、教父,甚至泰斗,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通过过去四五年来的不断呼吁和行业论坛的交流,这种所谓的大师、教父和泰斗的称呼已经逐渐消失了,因为这些词在行业中已经成了一种讽刺。
说到反面教材,这个词现在真是被用烂了,甚至有点臭大街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做的,不是盲目相信那些所谓的大师,而是要尊重常识。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用正常的思维、简单的逻辑就能想明白。可我们往往被误导了,偏听偏信那些所谓大师的高大上理论,结果在实践中搞得一塌糊涂,甚至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谈到了“流量(留量)”的问题。第一个是“流动”的“流”,第二个是“留住”的“留”。我一直强调“留量为王”,但并不是说只要花钱买流量就够了。如果你只是花钱买流量,却接不住这些流量,那钱照样花出去了,精力也付出了,结果却可能是加速自己的死亡。真正的“留量为王”,是要把客户留存下来,建好一个“鱼池”,把他们放进来,留得住、养得大。这才是我们经营者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最小的成本、最聚焦的方式,让手头的顾客真正存活下来,同时为我们创造更大的利益。
关于“守善经营”,我在《天堂向左,医美往右》这本书里反复提到过六七次。也有不少企业老板在交流时问我:“有什么秘籍?”我的回答很简单:“没有秘籍,只有四个字——守善经营。”只要把这一点做好,我相信你的企业存活下去并不是一件太艰难的事情。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谈论“卷”的问题。其实我在想,无论是内卷还是外卷,关键是要看清卷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内卷往往卷的是价格战,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都知道打价格战,但价格战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玉石俱焚。而如果我们谈到外卷,卷的应该是价值战,让你的产品具备更多的附加值。我觉得这才是企业人应该追求的东西——你的产品质量和价值都优于同行,优于同类。这样,你想不存活、想不出名、想不出彩都是非常难的事情。
所以我一直跟他们讲,躺赢是不可能的,躺平更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找到想做的事?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个是发现自己,第二个是爱上自己,第三个是重塑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和昨天完全截然不同的自己。
“守正出奇”这四个字在过去这十几年当中,很多人都在讲,都在用。我其实在2019年杭州参加行业交流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但现在很多人恰恰是用错了这个词,只想着出奇,不想着守正。你想这种发心走下来,给企业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4、医美行业人才引进、发展与生态圈建设探讨
现在有些公司宁愿通过猎头高薪从外部挖人,也不愿意在公司内部提拔干部。不过,在医疗行业里,使用猎头的情况相对较少,因为这个行业的职业天花板较低,职业化程度也有很大差距,所以不太需要用到猎头。但这种现象并非不存在,之所以存在,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公司为了避免内部矛盾。比如,同一个部门里有两个人,如果其中一个人因为能力突出被提拔,其他同事可能会产生信息对冲或关系对撞,导致团队不再和谐,甚至造成内部关系的僵化和矛盾。因此,公司选择不内部提拔干部。
其次,是为了控制薪酬成本。大家知道,我们愿意提高薪酬去挖那些职业化技能较高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实际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而内部提拔的干部,可能只是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了,熬出了资格,但他们的投入产出比,可能远远达不到从外部引进人才的优势。
最后,公司从外部引进高端人才,是期待新进来的人能给原有团队带来新的变化,给周围的新人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做法其实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从内部激活团队,让他们看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第四点,说实话,我们也是为了向同行借鉴经验。引进一位高管,一方面是为了在信息方面取得突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活内部团队,让他们产生良性的竞争,这是引进人才的需求之一。
然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有些人在一个平台中得不到重用,缺乏发展机会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怨恨情绪。所以,我是这么想的:在时机未到的时候,第一,不要抱怨;第二,默默坚持;第三,深入思考。这个时候,要学会忍耐、包容和坚定。而当时机成熟时,不要贪婪、不要傲慢、不要自大,要保持稳重、冷静和随缘的心态。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当时机到来时,很多资源会自然而然地向你靠拢。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以为越多越好。但问题是,他们的心力是否能够驾驭得了这么多资源,或者是否能够与之匹配,这需要打个问号。
另外,在这种时候,人们常说“得意容易忘形”,所以当一个人站在风口上时,他可能会误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实,很多事情的达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完美结合。如果仅仅把它归结为个人能力的体现,很容易陷入自大、自傲和自满的情绪中。
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戒除贪婪、傲慢和自大的心态。要稳、要静、要随缘,这样才能在得失之间展现出从容不迫的态度。
有句话说得好:“术有万千变化,道却万法归一。”这么多年来,市面上出现的各种课程大多以讲述方法论为主。然而,无论这些方法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最终都会回归到一个根本的规律和章法上。这就是“道”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掌握“道”的规律,以道驭术,做事情时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要追求至臻至简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刻意把问题复杂化,而是要学会化繁为简,拥有这种思维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上错车、走错路。
5、医美行业发展困境与应对之道
过去这些年,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包括我个人,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2011年,我在福建首次提出了“以道御术”的运营管理理念。作为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和职业顾问,2016年我提出了一种顾问式经理人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也为我们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那么,我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模式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我深知目前整个行业中,职业化程度和职业经理人的整体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如果让他们直接去做顾问,说实话难度太大了。因为顾问公司是一个专业性很强、段位相对较高的系统,需要具备系统思维和掌握相关工具的能力,而很多人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在顾问公司里,系统的打造和实践经验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大部分人往往只在一个点上或最多在一个线上有所突破,很难做到点、线、面、体的全面结合。所以,我说顾问式经理人的合作模式。我们是在“陪练”,而不是“陪葬”。如果我们发现方向不对,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会立刻停下来,避免进一步浪费彼此的时间。我对医美机构的合作非常挑剔,宁愿不做,也不能做错。
那么,为什么今天要谈这个话题呢?因为医美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又经过这两年的沉淀和历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去年我就提出,中国医美已经进入"真功夫"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这个时代,生存才是硬道理。在当下这个阶段以及未来的两到三年内,想要不伤筋动骨地活下来,这才是真本事。
过去十几年,我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练习双截棍,二是练习剑术。我始终坚信,只有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坚韧的思想和斗志,才能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坚持下去。
我常跟他们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做企业管理,做企业经营,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沉淀,没有系统化的思维,企业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们一直在呼吁改善医美行业的营商环境,打造健康的医美生态圈。其实从去年开始,国内一些省份和城市也在提出类似的口号,旨在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就业率,缓解社会用工的压力和成本。
医疗美容行业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过去这些年,我们采用了一种放养式的粗放管理模式,虽然让行业发展了几十年,但也导致了乱象频出、鱼龙混杂的局面。经过深思熟虑和时间沉淀,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未来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造健康的医美生态圈。只有这样,整个行业生态圈健康了,从业者才能更加积极、阳光地发展。
几十年来,我一直在进行自我剖析,通过自学自修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个人生七字箴言:“不过如此,又如何?”很多事情经历过后,你会发现,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然后呢,事情其实也就那样,对吧?不过话说回来,我对个人的追求还是挺高的,可以用四个字、两个词来概括,“乐活”和“善终”。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两句话:第一,“心中有剑,静待风起”;第二,“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谢谢大家,让我们继续前行。
来源:贺华煜先生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11 17:37:18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11 17:26: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袁昆 时间:2025-04-11 17:21: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4-10 17:13:0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10 10:59:5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相久大 时间:2025-04-10 10:36:4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