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写《读<体制外青年中医的坐诊危机>有感》一文,有不少青年中医微信过来交流,主要围绕两个话题:
1、医生跟资本家合作,医生真的处于强势地位吗?
2、医生以救死扶伤为主,追求仁心仁术,而资本以盈利为目的,两者真能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吗?
01、对于上面两个问题,今天再从医馆跟医生合作的实际情况来印证下。
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的青年中医,你去医馆上班,说实话,确实没有什么博弈的筹码。
因为你在临床技术和流量方面都不占优势,需要机会和时间成长,这期间,提过多的要求不现实,而是全力寻找并珍惜好医馆给的机会。
如果你临床技术不错,又自带流量,你在医馆有足够的谈判筹码和话语权,大家去看看名老中医就知道了,现在很多医馆聘请不起名老中医了,为什么?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理解了中医医生的话语权、分配权取决于你创造的价值,价值这个账很容易算,因为它可以用数字真实呈现。
但如果你实在想用医德、仁心来跟资本家探讨现在和未来,也没有什么不妥,前提是你心里得明白你创造的价值到底值几许。
当下医馆经营的现在是,99%的创始人和经营者最头疼的就是找到合适的中医医生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对待中医医生的态度,比对待自己还谨慎。
因为培养和找到一个好中医医生太难了,而流失一个好中医医生对医馆来讲可能是灾难性的。
02、在师父医馆和在资本家医馆上班有何不同?
以前,徒弟在师父医馆学习技术+打杂,师父能给你的工资也不会多,可能在人情关系上感觉温暖些,毕竟你不是打工身份,而是徒弟身份。
现在,在师父医馆和在资本家医馆上班、学习已经没多大区别了。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倒逼大家采取相同的策略,如越来越重视青年中医的培养,都希望青年中医快速成长,医馆在医生的招、育、筛、留等方面越来越职业化、规范化等等,以此来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这个变化过程,对中医医生来讲,需要调整自己来适应,对医馆来讲,需要在充分了解医生相关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和优化,才有可能取得彼此相互成就。
当然,这个变化过程医馆跟医生之间肯定存在博弈,如果你觉得这家医馆的做法不适合你,你可以选择离开,你也可以表达医馆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对。
但不能把你跟医馆之间的不匹配看成是中医跟资本的博弈、医生跟资本家的博弈,这种认知和做法不仅逻辑上不成立,也与事实不符合。
一些中医人动不动就把资本、资本家作为敌人,本质上跟唐吉坷德把风车作为巨人一样,纯粹是虚幻的意淫,荒唐至极,某种程度也说明了我们认知的局限和对新时代挑战的无能为力?。
任何一家医馆,如果不以患者价值为核心,天天逼着医生宰患者,口碑越来越差,早晚会关门,最后承受最大损失的是医馆,而不是医生。
03、我们到底靠什么约束和规范医馆的相关行为?
约束和规范医馆相关行为的最佳途径有两个:
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督执法部门。
你觉得某个医馆的做法违法违规了,直接投诉即可。
二是市场竞争机制和信用体系。
市场竞争越充分的行业,越在乎用户的体验和价值创造,越注重口碑。
可惜的是,当前我们很多中医医生幻想着靠自己坚守底线、医德来约束或对抗一些医馆的不良行为,说实话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做法也值得商榷。
有时候,我们还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场景、对象、能力等来重新思考何为“医德”及它的使用范围,不然我们动不动就挥舞着“医德”大棒拷问和评判一切,最终为自己建立一个无形的“道德牢笼”。
04、青年中医亟需正确认知资本的价值,并培养驾驭资本的能力。
资本到底是什么?很多名人大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过不同的观点。
亚当·斯密说:资本积累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当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时,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促进公共利益。
马克斯·韦伯说:理性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的结合,创造了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约瑟夫·熊彼特说: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创造性破坏,资本是企业家实现创新的必要手段。
卡尔·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托马斯·皮凯蒂说:当资本收益率(r)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g)时,将导致财富集中和社会分裂。
卡尔·波兰尼说:将土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的市场社会最终会引发社会保护运动。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说:资本本身没有善恶,问题在于其'动物精神'需要制度约束。
阿马蒂亚·森说:资本的价值必须通过实质自由的扩展来衡量。
总结起来就是:资本本质上是放大器,既能倍增人类创造力,也会加剧既有矛盾,其道德属性不取决于自身,而在于规制它的社会制度和运用它的人类意志,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言:“问题从来不是要不要资本,而是谁来主导资本、为何目的服务。”
由此可见,资本跟中医本身是没有任何对立和冲突,只要驾驭他的人对了,资本跟中医完全可以和谐共存、相互促进。
如果你觉得别人驾驭资本只会对中医人和中医带来伤害,为何不多想想自己去驾驭资本,让资本为自己为中医发展服务呢?
中医发展到今天,多几个会看病的中医医生也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多几个传统意义上的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也掀不起什么波浪。
但多几个具备现代商业文明精神和驾驭资本能力的中医医生企业家,不仅能极大促进中医产业的发展,对中医技术创新、中医地位、中医竞争力、中医出海、中医新价值观塑造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还能为青年中医树立真正意义上的灯塔。
中医医生企业家从哪里来?肯定要从青年中医中来。
如果我们青年中医还停留在动不动就视资本为洪水猛兽的错误认知里,基本上宣告了我们只能重复昨天老中医们的故事。
今天的青年中医必须正确认知资本的价值,并培养驾驭资本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青年中医提升自己、重塑中医必须面对的。
05、青年中医不要学博主灵素薪传。
本来不想写这段的,但看到博主灵素薪传在微信里的一些话带着极强的煽动作用,实在忍不住说几句。
我们的成长环境,每一代人好像与生俱来就带着有色眼镜在看资本,中医领域更加严重。
加上我们看到或者经历了一些医馆所谓的不正常的现象,就觉得博主灵素薪传是真正在为大家发声,认为他的认知和做法是对的,学习他对标他。
说实话,资本家如果傻到天天盯着一些小喽喽斗来斗去,他能成为资本家吗?
青年中医和中医毕业生学博主灵素薪传的那套东西,我敢说你至少要多走5年弯路,甚至一辈子走不出来,大家要引以为鉴。
当然,我希望最后这段话不会对博主灵素薪传造成不好的影响,希望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医馆并成为心目中的自己,但不希望其他的青年中医被其带偏。
最后,祝福所有的青年中医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让自己的中医情怀和技术开花结果。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16 14:33: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16 14:15: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4-15 17:34:0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15 17:31:1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15 17:22:0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4-15 11:30:3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