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医师规培新政实施 该考虑“善待”制度了!

14年09月09日 阅读:8736 来源: 廖新波原创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规定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临床医生要求这么严格,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这项规定无疑对患者、对社会、对医疗优质发展有着现实与深远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医生的培养五花八门。据说,本科以上的医生略超50%,实际上,我不相信这个比率。但是,各个学校师资不一、要求不一,这造成我国医学生的实习标准和质量差距极大。正是由于各个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极度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医学生毕业后难以即刻胜任临床的一线工作。因此,毕业后的医生规范化培训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这将使我国的医疗质量普遍提高、医生临床水平趋于同质化。


  与此同时,临床医生规培也是国际惯例。很多国家都有规培,只有经过培训的医生,才可以在医院独立从业和开诊所,而且这是法律要求。如在美国,要成为医生,医学毕业生必须要经过全国性的考试和Match,获得住院医师(Residency)的机会,进入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然后通过执照考试,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


  我们知道,医学是面对生命的科学,医学也是经验医学,没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是不能应对变化莫测的疾病的。医生的规培首先是对民众负责,保障患者的权益。试想一下,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医生”就给你弄刀弄剪的,你敢信吗?其次是对医生负责。业内有句话:“年轻医生什么病都敢治,年长医生对什么病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一方面,规培从制度上保证了医生的水平,另一方面这使医生不至于因“不小心”而失去工作,确保稳定的医生队伍数量,因为培养一名医生真的是非常艰难!


  有了水平趋于同质的医生,对于落实医改目标--缩小区域性的医疗水平差距和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便有了人力资源上的保证。有了“可信赖”的人,再来从人事制度和支付制度上进行改革。当医生多点执业有了政策的保障,医生的社会地位与薪酬水平必然提高。


  解决执业涉及的法律问题


  为了保证规培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得以“长治久安”,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要全面执行这项规定还需时日。规培既要注意工作的常规化、可持续性,也要注重现有医生水平的提高。许多基层的医生,比如乡村医生和赤脚医生,他们水平有限,短期内要达到同质的水平是比较难的。因此,国家也要出台一些适合实际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医生,尽可能地提高一下他们的水平,特别是保证基层医生水平的提高,从而使病人留在当地,而不是“赶尽杀绝”。当然,没有达到规范化培训标准的医生不得“到处跑”,他们只要做好上送下接的工作就行。如果医生不经过同质化、规范化的培训,没有“承上启下”的能力,政府还想要推行分级分段医疗,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不可忽视没有经过规培的医生的作用。


  其二,规培中的法律性问题。如果医生在规范培训中没有执业证,那么从事临床是违法的,至少也会引起很多法律纷争。因此,如何规定规培医生的行医行为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否参考美国的做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允许规培生参加“执业证考试”,可以先考(或领)一个“执业医师证(试用期)”?也就是说,先给规培生发一个执业许可证,允许其从事临床活动,待其完成临床规范化培训并通过考核之后,再换成注册地的、正式的“执业医师证”。这也与“允许居留(绿卡制)”和“永久居留(公民证)”一样的道理,也许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


  会减少医生数量吗?


  其三,把医生规培真正当做国家的医生培养战略,而不是地区或单位的委培,为医生成为“社会人”而非“单位人”奠定基础。这将涉及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薪酬。在规培期间,医生的工资水平不能太低,必须保证规范化培训人员的工资不低于同类医生的工资。这既是医生的尊严,也能使培训顺利,保质保量,更使得医生一入门就觉得自己的职业高尚、被人敬重,进而促使自己敬业。


  现在,国家对规培生的补贴是3万元/人/年,也就是一个月才两千来块钱。试问,这样的薪酬,规培生还有心思继续参加培训吗?所以,希望国家与各地政府和医院都能共同承担起规培的使命,提高规培生的待遇。


  像美国,医生培养是国家战略,大学与国家共同承担费用,如果普通医生年薪5万美金,那么培训医生怎么得也要4万多。退一步来说,规培医生比入职医生辛苦得多,没有一个职业培训是要经过3年24小时值班的。当然,3+X的专科医生培训又是另一个不同的薪酬档次,应该再高一点。但是,就目前而言,虽然允许未经过规培的医生执业,但他们的薪酬却不可以那么高。


  其次是培训基地的质量控制。我们经常在讲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可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表现在哪里呢?其实,为社会培养医生就是公立医院的一项公益性工程。不过,我们也要明白,公益性不是医院本身就可以体现的,它必须是由政府的财政来体现。


  一个可以接受规培医生的医院应该是很光荣的事情,也是政府必须投入的事情。目前,政府基本没有保证公立医院正常运作所需要的经费投入。那么,在培养合格的中国医生的问题上,政府必须给予这些基地医院足够的投入。此外,培养医生是需要师资的,是需要好师资的。如果没有补偿或补偿不足,规培的老师身兼老师与医生两职,又如何保证规培生的质量呢?既然规培基地是国家培养医生的基地,那么除了投入之外,也要考核医院的基础与质量。没有投入的考核是难以有好的责任要求与义务的。经过规范化培训出来的医生到底合不合格,还要经过高标准认定培训平台,而国家政府要给钱医院,这样才是国家战略。还有,要培养医院和培训老师“我为国家培养医生”的观念,而不是为某单位培养。如果不能培养规培生的敬业精神,必使他们从业会有加倍“偿还”的心态。这不是良好的社会风气!


  其三,规范化培训后,会不会更少人从医?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学医不难,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学医者不是社会精英,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当医生不辛苦,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医生不被尊重。


  过去还是有潜力和有潜质的人,包括具备学医的性格特质的人选择学医,后者还是很重要的,这也就回答了医生成才过程与社会回报的关系。


  医生的成长是需要经过“磨练”的,中国的医生是否还加多了一个“磨难”,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总之,规范化临床实践的培训是学医成才后的最后一次考试,确实是非常辛苦,但也相当需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能考上医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如果这种辛苦能够换来将来百姓对医生的尊重,那是十分值得的。


  规培带来精英教育


  因此,学医者必须从一开始就懂得这个艰苦过程。如果到了要进行规范化培训时才“恍然大悟”,迟了!如果因为经受不了艰苦的学医历程,在中途或到最后时退出,我并不认为是国家的损失,也不是个人的损失。先抛开制度不说,就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分化的过程,根据学医者的价值取向一步一步分化,最后留下一些甘心把医学当做自己终生兴趣与终生理想的人。正是如此,医生才会引起社会的肃然起敬,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你想想,当医生不足时,人们就会因为利益受损改变对医生的认识,就会呼吁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呼吁国家重视医生的培养。我说,这也是市场的调节!


  医生,不管他出身如何,出来后一定就是精英团体,一定要坚守道德底线,对人民的生命负责。规培过程虽然不是大浪淘“沙”,至少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顺便给一个参考:在美国和香港,每年招多少医学生不是政府说话,而是行业说话。慢慢地,你会懂的!


  人们也在担心,经过规培,基地会留下大量的精英。我认为大可不必担心。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思维--为社会培养人才;第二,基地能留下精英必有他留得下来的道理,他们一定是将来的老师;第三,我们要限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促使经过规范化培训出来的人能向社会流动。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实施“善待”规培医生的政策问题和制度安排了!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10阅读

侃2024年度沪惠保:“八王议政”“野村水母”、各显灵通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7:51:20 文章来源:原创

244阅读

《“120”搬运病人是情分还是本分》读后感

作者:胡晓翔 时间:2024-04-26 17:32:28 文章来源:原创

707阅读

医保行政处罚全解析:5大时限、3大流程与3大最易争议环节,医院需关注!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04-26 11:31:12 文章来源:转载

438阅读

心脑血管病诊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家医疗集团做到了全国前列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26 11:10:59 文章来源:首发

590阅读

慢病管理的挑战:并不在支付,而在可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0:38:13 文章来源:原创

885阅读

除了六大部门,这个神秘“第七部门”也在监管医保基金!医院务必警惕!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4-25 17:20:22 文章来源:转载

廖新波
简介
   水,随性可塑,总以一种新的姿态向前推动。我是水,可雨可雾,可冰可雪;化作春雨润万物,化作河流载舟行。我是这样走来,这样走下去: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廖新波,男,1956年8月生,广东台山人,汉族。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医学本科、管理学硕士。曾任广东省卫生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