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通报了七家医院飞行检查的典型违规问题,涉及过度诊疗、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有医院为2500多名60岁以上的患者开展几乎没有临床意义的性激素检测,有的医院测定骨密度时不按次数收费,而是按照实际检测部位多次收费。此次通报的七家医...[详情]
近日,国家卫健委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9月初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详情]
过去5年来,商业健康险的创新层出不穷,但除了百万医疗险,其他的创新都未见起色。在众多的创新中,有很多合作方尤其是药企和一些医疗机构将保险仅仅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而不是风险保障,希望通过保险这一工具来为医疗服务或产品直接付费。虽然,保险确实是一...[详情]
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保险和药品结合的模式是支付制度改革所带动的需求变化所主导的,其中,集采和国谈是最直接推动市场变革的因素。 一方面,随着医疗技...[详情]
由于用户在赔付型的医疗险产品上的支付意愿依然较低,中端医疗险推行多年还难以获得市场规模,保险产品还得靠低价的百万医疗险来获客。但是,保险是以规模来决定真实的覆盖能力,保险价格较低导致整体的保费规模依然有限,难以在保障覆盖上惠及更多人群,不得...[详情]
在DRG/DIP推开之后,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机构产生了巨大压力。但是,医疗机构也因此建立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降低成本、增加每个病人收入和增加病人数量...[详情]
自从DRG实施以来,大医院不仅延续了原先的大小通吃的趋势,还加大了对轻症的收治力度,很多没有住院指证的病例也直接收入,提高了整体住院率水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医院维持营收和提高床位使用率的需求。在原先的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下,医院住院收...[详情]
DRG缩短了住院时间,将更多费用从住院转向门诊。DRG实施的一个争议点是增加自费耗材的使用,医院为了获利,会引导病人更多使用自费耗材,而不是包含在...[详情]
近期Latitude Health推出了《健康险:从加法到减法》的报告,指出健康险市场规模短期见顶的情况下,市场将重点面向原有投保人群二次销售或将非标体纳入。这在Latitude Health于去年进行的面向保司的健康险调研中也获得了印证。...[详情]
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商业健康险市场的增速跌入个位数,虽然2024年略有反弹,但增速仍在低位。虽然从分类来看,健康险增速的下滑主要是重疾险的拖...[详情]
近日,浙江省医保局正式下发关于《浙江省创新医药技术医保支付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意味着继DRG除外支付之后,另一个重要的降低DRG对创新技术冲击的支付模式正式落地。相对DRG除外支付来看,付费点数激励是更主流的模...[详情]
自从2023年以来,美国医疗服务使用率大幅上升,导致保险赔付率持续升高。在资本市场的体现是医疗服务的股价大幅上升,而保险公司的股价增长停滞不前。不...[详情]
尽管自从二季度以来,药店的客流和客单价都普遍出现了下滑,但截至2024年上半年的药店门店数量却再次创出新高,一举突破了70万家。两者看似矛盾,但实际是压力传导滞后的表现。由于2024年投入运营的药店都是在之前做出的投资决策,没有对政策作出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