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植根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长期以来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医改,乡村医生面临着许多困难。部分村医表示,因为药物没利润、补贴不到位,进药、租房、办理新农合的耗材等等,都得贴钱进去,经营困难。为此,部分地区的村医甚至不得不违规经营非基本药物,来补贴收入方面的损失。另外一方面,乡村医生们也面临着“身份之惑”。他们本身缺少福利待遇和养老保障,不属于卫生院的编内人员,又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这使得乡村医生身份尴尬,进而待遇也得不到稳定的保障。
在这种种困难之下,一些村医因为对病人、村民不能割舍的情感,还在继续坚守;而另一些村医则为了生计,选择改行。乡村医生待遇低,身份尴尬,工作量重,并存在一定工作风险,这使得许多年轻人对村医行业敬而远之,造成乡村医生面临老新“断层”危险。
村里哪家的孩子或老人生病了,背上医药箱就往哪家赶,也许这样的一幕在许多村民心里都留有深刻印象,他们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作“赤脚医生”。几十年过去,曾受人尊敬的“赤脚医生”们都老了,而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香饽饽”的这个行业却已风光不再。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低、身份尴尬、晋升发展渠道不畅,令年轻的医学生眼光从不曾停留。如今,亟需补充新鲜血液的基层卫生服务站里,乡村医生数量匮乏、年龄偏大、综合业务水平偏低的情况屡见不鲜。在群众最需要的一线,乡村医生遭遇“断层”尴尬。
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文件,其中强调各地方要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建设好乡村医生队伍,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破,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在医改工作中,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九字方针,直接指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烟台市为例,烟台市乡村医生的现状如何?如何才能让基层医生从医改中真正找回尊严和价值?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状:60多岁老村医还在“战斗”
“好不容易考上高校医学专业,如果毕业后再回到农村做一名乡村医生是很多人不愿意选择的。”市卫计委一位工作人员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是导致乡村医生紧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补充的“新鲜血液”严重不足,乡村医生的老龄化 ?越来越严重。“2014年,我们对全市乡村医生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当前乡村医生队伍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老龄化问题突出。”市卫计委工作人员介绍。
统计数字显示,烟台市30岁以下乡村医生占3.23%,60岁以上占35.47%。农民有病了,在乡里要找到一个像样的医生,还真很难。
村医“老龄化”,带来知识老化。统计数字显示,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村医占7.6%,中专学历占72.33%,初中及以下占20.07%;执业(助理)医师298人,仅占4.95%。由于年龄等因素,乡村医生技术水平也偏低。多数乡村医生不能熟悉进行微机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医疗 工作开展。
再次关注乡村医生群体,发现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和解决,问题依然存在。如果再任其继续发展,村医群体老兵流失以及缺乏新兵补充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这必将影响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看病就医问题。强烈呼吁各地方政府引起重视,关注乡村医生群体,解决好他们的身份问题、养老问题,保障村医权益,这也是为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保障。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