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移动医疗创业创新之问诊篇(下)

15年11月26日 阅读:14718 来源: 于东炜原创

  盘点问诊类公司的上篇提到的五家都是将问诊作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把它做深的例子。下篇主要盘点的是另外两种做问诊类产品的公司:一种是为了在公司整体的产品构架上形成“医+药”格局,另一种是抓住“诊后随访”的痛点,以此延伸的问诊。


  “医+药”的产品格局


  1.易诊-壹药网


  壹药网隶属于广东壹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现任董事长为于刚,CEO刘峻岭。壹药网平台上医药类产品占比可达70%,其移动端交易量占比过半。2014年8月,壹药网的PC端上线了“易诊”频道,同期发布“易诊”App。根据比达咨询的数据,2015年第二季度易诊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在50.36万人,排名靠前。


  易诊的特色:一是,问诊免费。对于大多数问诊平台而言,需要通过月费、按次收费、按时间收费等形式保持盈亏平衡,易诊实行免费策略需要承担一定的资金压力。二是,易诊和自身的“一号药店”App打通。用户可以在购买药品时寻求药师的在线答疑,可以在问诊之后直接跳转到购药界面。三是,在信息方面易诊提供了图、文、视频三种形式。易诊比大多数平台的健康知识普及方面要生动灵活。


  2.医生树-山海树科技


  北京山海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由山海树地产集团和团队共同出资成立,CEO陈冠伟。2014年9月推出以诊后为重心的问诊平台“医生树”,2015年7月,推出药品O2O平台“药快好”。2015年底,山海树还将实行“云诊所”计划,即帮助合作药店获得诊所资质,推动平台上的医生多点执业。


  山海树科技的特色:一是,应用会诊中心模式。同一症状可能是由不同疾病导致的,引入三位不同科室的专家同时问诊,有利于准确了解病症。二是,主推诊后和院后服务,帮助患者完善院外健康档案,三是,打造“云诊所”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通。将药店的服务内容拓展到诊所,可提升用户粘性。


  3.掌上医生-健客网


  健客网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广东省,09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成为广东省第一家(B2C)互联网药品经营企业。2014年11月,掌上医生上线;2015年6月健客网同名App上线。


  掌上医生的特点:一是,掌上医生将问诊分为“实时问诊”和“我要提问”两部分,“实时问诊”的服务是一对一的及时性对话,而患者在“我要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将会得到多位医生的回答。二是,提交问题之后会列出一个“相似问题”的列表,方便用户查阅已有的回复;二是掌上医生有自诊的疾病库,每种疾病下面还附有对症的药品可供参考。用户若需要购买则可直接跳转至健客网页面购药。


  小结


  “医+药”布局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以药为主,通过完善的问诊服务来相应提高平台上药品的销量,而问诊的环节则免费。部分问诊产品的功能和用户量甚至超过一些专门做问诊的创业企业。近来一些专门做问诊的移动医疗公司也在积极和医药电商合作对接,但即使是深度合作,其沟通效率和执行效率都不如自己布局产品线。


  诊后随访类


  1.杏仁医生


  杏仁医生成立于2014年9月,隶属于爱海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是一款以医生为目标群体的医患沟通管理工具。平台可以帮助医生实现随诊、跟踪、交流、检索等功能,辅助行医。对患者而言,只要在微信上关注医生即可获得相应的随诊服务。


  杏仁医生的特色:一是,引入国际知名医学知识库UpToDate(临床顾问);二是,提供免费的电话问诊和指导;三是,移动用户使用杏仁医生的所有服务免流量,未来联通和电信用户也有望实现这一服务。


  2.麦豆随访


  麦豆随访成立于2014年7月,隶属于北京麦豆非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徐鹏。2014年11月,麦豆随访针对医生和用户分别开发的麦豆医生(患者端)和麦豆随访(医生端)两款App上线。截至2015年7月,麦豆平台上已经积累了6000名医生,其中半数来自三甲医院。


  麦豆医生的特色:一是,麦豆随访的医生端可以同时支持App和PC两个操作端,医生操作更加便捷;二是,麦豆可以将患者分组,并实现群发消息的功能,以及批量或单个为随访患者设定咨询价格;三是,麦豆方便医生建立结构化的科研问卷,实现调研数字化。


  3.一呼医生


  一呼医生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是马海平。一呼医生共有两个App,分别是针对医生端的“一呼医生”和针对患者端的“一呼看医生”。2015年6月,一呼医生出资1000万元设立“医闹伤害援助基金”;2015年7月,一呼医生实行全员持股。


  一呼医生的特色:一是,专注做诊后,在二是,将医生问诊落到地面,设立线下“会客厅”,供医患进行集中的交流;三是,近期一呼医生推出“二次诊疗”服务,2000元可向专家咨询一小时以上,并拿到健康解决方案。


  小结


  随诊市场又称熟人医患关系,其优势在于医患双方之间有一定的了解,沟通成本低。但劣势在于,随诊市场容量较小,且B端用户严重制约了C端用户的增长。从实践上来看,随诊需求大的疾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偶发,二是恢复周期长,例如骨折、割双眼皮等。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0165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7101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644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46524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7314阅读

新加坡价值医疗实践:以患者为中心重塑医疗体系的六年蜕变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71491阅读

医院,成不容易败不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于东炜,亿欧网移动医疗分析师,长期关注移动医疗等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