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目的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基层医院想解决看病难,关键在提高自身医疗水平。
“看病难”一是诊疗“过程”难,二是治疗效果差、康复难。前者主要在三级医院,挂号、就诊、收费、取药、住院难,后者多在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水平低、诊疗效果差、康复难,诊疗时间长,消费量大,加重了患者负担。
基层医院怎样提高医疗水平,一是重视医疗设备和服务内容的全面性,科学合理的选择先进医疗设备,因为基础医疗设备和职业服务内容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的基础与保证,必须着眼诊断和治疗的全面性、普遍性,让基层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能得到必要的治疗,而不能因为医疗设备或诊疗项目的缺失使患者得不到应有的诊治,造成或无形中迫使患者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导致他们的看病难。原阳县地处豫北黄河滩区,县医院早在2009年就投资370万元购置了日立HV900彩超,目前日使用量80余人次,覆盖周边3个县,提高了有关专业系统疾病的诊断率,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目前赴上级医院诊疗的病人比使用前减少32%。
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建设,这也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人才是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解决基层百姓看病难的重要措施。而解决人才问题,关键是基层医院必须注重5个环节: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励人。在选人上,要注重对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引进与聘用,重点是本科生。另外,将有一定实力的“乡医”引进基层医院,并通过改善医疗条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色,更好地为乡邻服务。不要一味追求名誉而租用省市高职称人员择日坐诊,因为牵涉到租金,又缺乏连续服务,诊疗效果并不理想;育人即外送进修培训学习,这是基层医院多年来的育人之道,但为了保证达到应有的效果,防止出现“漏洞”,建议同专业多人培养、高层级进修培养,让骨干人才相互平等竞争,加快和推进业务水平提高;预防骨干人才“跳槽”,避免专科空白和实力减弱;跨越普通三级医院到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用国家级高端水平提高自身能力;在用人上,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个人专长、特长,用先进的医疗条件为他们搭建施才平台,建专科、办特色、强实力,将实力骨干提拔到领导岗位;在留人上,讲实际、办实事,对骨干人才的住房、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帮助照顾,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尽展其才;在励人上,对突出人才在政治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在绩效工资上给予倾斜,特别是对地域多发病及常见危难重症诊疗上有突出成就的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他们发挥实力,在基层一线解决百姓的看病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