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与一些中小型民营医院的业主有过一些交流,医院的路该怎么走?继续老三篇-专科、营销、门诊,还是新形势下-医保、住院、低门槛;走高大上,还是小快灵;或者干脆做个股东算了,但都有很多茫然,也就是不可确定的因素。
回顾民营医疗投资者,无论取得成功者,或者仍在成功的路上,无论是既得利益,或者有一定的规划,对他们的标准就是利益最大化,几乎都是以结果来证明的,正是这种思维的延续之后,给后续的发展,或是说走到今天这么的地步,有自身的水平也有环境的因素。
首先是思维的定势和改变:很多业主的思维定势几乎都是多快好省,要在根本上去改变是不太可能的,到了南山不回头才会有所改变,但可能是来不及了。比如在规范上,几乎目前大部分医院或公司,都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注册,但仍有部分业主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公关就可以规避,但如果出了医疗纠纷,医院便陷入被动;也有认为一有医疗纠纷,无论双方有过错,只要要价不高,息事宁人,甚少会建立起防范体制。更有一些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或实力的业主,除了不得不承认其胆识和魄力,但对自己对企业甚少按套路出牌,按规则办事。以上这些并不是个案,笔者曾跟很多业主交流过,现在如果不出现一些意外,正常都是可以盈利的,也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也可以说是下辈子的钱可能花不完,是不是花点时间来想想自己应该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思考一下自己的医院以后能否能够给后代接手去运营,如果能够有这样意识,那么很多问题的根源也就不难解决了。
其二是先规划后发展(拓展):有这么说法,世界500强的公司必须有咨询公司,但世界最伟大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复制不了世界500强。如果用于中小型民营医院业主绝对是对的,也是前段文字所说的: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胆识和魄力之外,就是他们的融资能力,笔者曾见过做某专科领域做得不错的老板,,没有任何资源,没有职业经理人,没有专家团队,没有成熟的营销的团队,居然敢去开发另一领域,并且还是前期需要砸钱的专科医院。诚然,在经济和政策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在瞬息之间的决策也造就了他们在短时间内的盈利能力,也成为民营医疗空前发展的好时机。然而,今天的市场早已发生了几乎是颠覆性的变化,再也不是一招吃遍天下鲜,作为业主应该静下心来,让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自己能够有共同价值观的合伙人、职业经理人,有条不紊开始整理和完善各家医院存在的问题,将流程、服务去做精做细做强,有序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向心力,再将技术纵深、专家纵横的发展。
最后,我们相信这年代是属于资本的,归根到底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不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企业内部是需要个人能力的体现),这也是很多业主的误区:其实有很多业主都会有不甘心,哪怕重新再来也会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是风口的,也就是机会的黄金点,过了就很难再有了;也有部门业主更认为不惜代价请“高手”,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双方反目等等,这些问题其背后除了双方期待值之外,更多是理念或手段的差异造成的。笔者认为,无论是唯物或宿命,都是要顺应发展的潮流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且大部分业主也认为,人到了中年,应该在“不惑”的担当或“知天命”的顺势而为,敢于舍也才能有所得,或更大的得,因而建议中小型民营医院的业主,未来的若干年内,肯定是一次重新洗牌的周期,有一定实力和人才架构的公司,也是扩张的好机会,也是做大做强的好时机。对于仍是靠能力生存的中小型医院,建议转型做股东更合适些;对于已经覆水难收的,那就收手吧,未曾也不是好事。
结语:在春寒咋暖的日子里,我们开始背井离乡,我们需要抱团取暖,我们需要倾听交谈的声音,我们需要有争论,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共识,需要对未来的信心,而信心是我们一起去建立的,路也是我们一道走出来的,感谢华夏医界网的平台以及编辑@半城繁华半城伤づ的催稿,下个话题见。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2 14:13:4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1 11:58:2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1 10:33:2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0 11:20:1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09 11:15: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08 14: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