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易,看有名的专家更加不易,要么得预约很久,要么得花大价钱。好不容易见到医生,如果准备不充分,被三言两语,2-3分钟就打发掉了,出去以后你会心痛半天后悔好几天的。
以下是一个做了8年三甲公立医院的副院长+8年正院长的前任院长+现任全国知名专家给你总结的看医生清单,来帮助你和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01
在去看专家之前,最好先去普通门诊找一般的医生就诊一次,医生会花时间详细询问病史,做相应的体格检查,然后给你开一大推的抽血化验和影像学检查的单子。初诊要花比较长的时间,主要是问病史和开化验检查单,找专家没什么意义,即使是专家给你看,也是问病史然后让助手给你开化验单,然后说做完了所有的一切,拿到化验检查报告再预约下一次门诊。
02
了解医生的特点:一样米养百样人,不同的医生性格特点会完全不同,有的脾气好,有的没耐心,有的脾气坏,有的惜字如金。你可以事先通过熟人,或者是通过网络上大家对医生的点评来了解医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医生,你得有思想准备,有不同的沟通方式。
03
整理好病史和既往就诊化验检查报告的清单:按照时间顺序,按照逻辑顺序,按照重要性整理好你的化验检查报告,不要都拿出来,化验报告太多太乱医生没有时间和耐心一张一张地去看。
04
准备好提问的清单:去看专家之前,把你的困惑和想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写下来,不要指望医生能回答和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和困惑。在三甲公立医院,专家门诊给每个病人的平均时间是5-6分钟,最多10分钟,要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05
要学会多问开放式的问题:例如,医生我的情况究竟是吃药好还是手术好?不要老是问封闭性的问题:例如,医生我是不是得了XX病?医生我能不能不做手术?这样的问题遇到惜字如金的医生,用1-2个字就可以把你打发了:是、不行!
06
问题不要问得太大(例如:医生你能否给我介绍一下各种产前筛查以及产前诊断的方法、优缺点、以及选择注意事项……),也不要太纠缠于细节(例如:医生,我上次产检小便化验是15个白细胞,这次是13个白细胞……),不要太多的寒暄,不要讲故事,要直奔主题,要直奔重点,要有针对性。
07
要让医生打开话匣子:例如可以适当的寒暄,知道您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我的医生推荐了您。
08
不要一次问很多的问题,要分次提问。对于问题太多的人,医生会预判,会主动踩刹车,会很简单的回答问题。还有你问得太多,医生记不住,就会容易简单的一带而过,不详细回答。
09
挂名专家的号很难,在就诊的时候最好问一下医生,除了看门诊,是否有其他更加有效的方式找到医生,不少专家会利用医疗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的患者随诊系统为自己的老病人提供网上复诊的服务。
10
不要拿网上的说法来问医生或质疑医生:医生啊,网上是这么说的。网上的说法太多,不靠谱的说法也太多,医生通常没时间和耐心去为你辟谣。
11
不要老是问Why为什么,要多问How如何解决问题。
12
不要以这种方式提问:医生如果你得了我的病,你会怎么选择?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情况,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医生的职责是帮助你做选择和决定,而不是替你做选择和决定。正确的说法是:医生麻烦您帮我的治疗选择排个序,或者是像我这种情况的病人选择哪种方案的更多?
13
最后总结一下:看医生时要学会有效沟通,要记住沟通的几个核心要素,我把沟通的重点总结为一个大家都听说过的一个英文单词SARS:
Symptoms and Signs症状体征
Assessment 做过的化验检查
Results化验检查结果
Suggestions医生的处理建议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15 14:4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10 13:51: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09 16:47: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08 13:51:3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04 11:57:1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02 13:39:53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