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营销

丽格李滨:我的医美营销观!

18年10月16日 阅读:12959 来源: 王杨转载

  我的医美营销观


  永续经营,是商业社会对企业的高标准要求,但是面对消费医疗时,常常生出许多困惑。我的团队主要工作就是为创业医生提供市场营销,但在一些自视颇高的医生眼里,我们很多时候就是一群不法之徒。


  我时常扪心自问,我们做过什么亏心事没有?创业医生除了需要我们的资金投入,还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在他们的眼里到底是什么角色?他们真的需要我们吗?


  价值观永远是第一位的。


  二十多年来,我视搞坑蒙拐骗的同行为天敌,但是可悲的是,在一些医生眼里,我和这些骗子是一丘之貉。反过来,在医美骗子们眼中,我又成了一个不会赚钱的傻子。


  但是我始终以为我们的选择没有错,并且愿意坚守下去。我们的价值观,是以医疗为导向的营销,而不是以营销为导向的医疗。这是我的营销观的最基本出发点。面对医美行业整体性的过度营销与虚假宣传乱象,我们提出“回归医疗、尊重医生”的口号,同时尽一切可能去践行这一点,绝不允许我们投资的医疗机构,做任何坑蒙拐骗的事。


  医疗事业的核心生产力是医生,所以我们将投资机构的管理决策权全部交给医生,由创业医生作为实际控制人,自主决定大小事物,同股不同权。而有些医生意识到自己在营销运营方面的短板,将营销管理委托给我们,我们才会参与进入,竭尽所能;但是作为营销人员,有一道边界是绝不可以越过的,那就是绝对不能干涉医生的医疗决策和临床行为。


  在价值观的层面,我们和医生们应该是高度一致的,这也是合作的前提。


  坑害消费者是犯罪,那么坑害投资人呢?


  在不少医生的内心世界里,认为自己天生就比投资人和营销人员高尚,并且永远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上。在某种极端情绪化的场景中,一味抵制市场营销,不惜把现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一概拒之门外。


  我非常理解医生们(特别是大医生们)的这种偏执的心理状态,因为我了解这种状态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民营医疗野蛮生长了几十年,作恶多端、臭名昭著,整个行业处于社会评价链条的末端,最初投入民营医疗的人目的就不纯,本来就是抱着骗老百姓几个钱花的动机。所以时至今日,创业医生们对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统统怀有深深的戒备心,一旦和医生们的意见相左,就会被扣上“偷奸耍滑”的帽子,做法就像文革中红卫兵对付臭老九那样,如今反过来了,只是医生们并不自知。


  创业医生有梦想有情怀,一点错也没有,只是情怀不应该和商业目的作对,投资人投资消费医疗,并不是来做慈善的,资本要求利润本是天经地义。如果医生创业不是为了钱,为什么还要创业呢?


  如果说非法行医、过度医疗坑害消费者或患者是犯罪,那么肆意挥霍投资人的资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也说不明白的医疗情怀,难道不也是犯罪吗?


  凡是商业,必有营销。


  医学是门学问,博大精深,不是谁都可以做,不但要接受长时间的高等专科教育,还要获得牌照。


  营销也是一门学问,但是没有任何门槛,谁都可以做。这恐怕也是医生们不太瞧得起营销人员的原因。比如我们的一位大教授就曾经怼北京片区总经理:“亏你还是学医的,怎么说话跟个营销人员似的?”


  这也正是营销的可怕之处:看似简单,好像程咬金的三板斧,通俗易懂,但是事实上要想把营销做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有个不需要争论的事情:营销人员的学历肯定不如大夫们,当然也说不出那么高深的理论;大夫们愿意的话,自己亲自做营销也没有问题,这是一个没有边界的领地。


  营销永远是配角。如果一家医院将营销作为医院经营的核心,这家医院将无法长久。可惜大多数民营医院都是这么做的,因此大多数营销人员也是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创业医生却不愿意给他们转变的时间。中国民营医疗的一个特殊现象是:一直是少数人在做对的事情。


  营销的基础是医生的技术。没有优秀的技术,再高明的营销也是昙花一现。为什么大家的利润越来越低?因为把技术因素放在次要地位,结果是只能不断加大营销投入。反过来看,好的技术也需要营销推广,市场上如此之多的杂音,消费者很难分辨优劣。从前说“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不光是“酒好也怕巷子深”,而是你如果不加大嗓门儿吆喝,人家会直接把你的“巷子”给堵上。


  营销的内涵是品牌,市场营销是品牌建设的外延。品牌建设的核心还是医疗技术,视觉传达系统只是将品牌形象化的过程与结果。把医院名称和LOGO当品牌是个误会。


  品牌来自于医生的个人IP。医生的IP做的好不好,决定了品牌的高低,有高度的品牌不但具有知名度,同时还会有美誉度,美誉度来自于人的因素。当一个医疗品牌脱离人的因素时,投入再多的广告费,也只能带来知名度,缺少美誉度就带不来口碑效应,口碑相传是降低广告费用的法宝。一家缺少美誉度的医疗机构,想让顾客上门,只有降价促销,打价格战,或者踏上坑蒙拐骗的歧途。


  医疗营销的结果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技术、服务、管理、传播、品牌、位置、环境等等不同逻辑关系下的若干硬件和软件共同产生作用,费力不讨好的情况很多,所以市场营销被称为一只“看不见的魔手”。


  创业医生对营销团队的态度一直是暧昧的,最大的问题是不信任,业绩好的时候是自己技术好,业绩不佳的时候往往把责任推给营销人员,我从来没见过医生承认自己技术欠缺的。假如你建议关闭营销部门,多半医生老板们也不会答应,所以最省心的做法是医生作为机构的实际控制人,并且能够为营销的后果承担责任;营销人员在股东医生的管理下运作。


  如何在医疗和营销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一贯倡导的经营理念是为求美就医者提供有效、安全、诚实、恰当的医疗服务。回归医疗本质,尊重医生决策,以医疗为核心开展营销活动。


  过度营销是导致过度医疗的最大诱因。过度营销说白了,就是把合理的宣传推广变成了“吹牛逼”,营销用语是“包装”,在描述医生及其技术的时候,用尽了人间最高级的词汇,让医生本人也无法接受,无地自容。


  所谓“包装”,不仅是对人的“包装”,还有对机构、对项目以及对产品的包装。机构可能被冠以“亚洲领导品牌”、“央视推荐品牌”等等,以及从各种协会、高峰论坛上买回来的大奖。


  虽然对项目的“包装”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从市场的角度看,合理的包装是非常出色的创意,有些项目的重新命名,让多年要死不活的项目满血复活、焕发青春。比方说“水光针”,从韩国引进中国10年后,才终于火了起来,以前叫“美塑疗法”、“美速疗法”,学术一点的叫“中胚层疗法”,始终不温不火,但是“水光针”的包装打动了万千女性的心。另一个典型是“埋线”改成“线雕”,成为“微整形”之后最火爆的项目,其实作为埋线疗法,起码已经出现了二三十年了。


  关键是如何在医疗原则和营销手段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违背医疗的职业规则与道德底线,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处在一个并不公平的世界里,那些弄虚作假的广告推广俯拾皆是,没有任何道德边界的无良商人,特别是那些非法行医的地下黑针,赚的盆满钵满,就算被抓起来,也判不了几年,过低的违法成本,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温床。所以,在当今的医美行业里,要想出淤泥而不染,还要能够活下去创造效益,只能比骗子们更勤奋更聪明。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如果不想在不良的市场环境下被淘汰,我们必须和最优秀的医生合作,拥有强大的医疗资源,是骗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一般好的医生不屑于和骗子合作……而医生们如果能放下一些身段,利用一定的市场营销手段与第三方合作资源,慢慢的就会让整个行业,回归主流。


  - 给创业医生的几点建议 -


  一、医生会犯错,营销人员也会


  医生的成长过程,要有许许多多患者付出代价,由于医学在疾病面前的无奈,医生与患者在这一点上有着基本一致的立场:医疗差错是可以原谅的,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没有刑责。


  同样,营销人员也会犯错误。给他们一段进步的时间,是必要的。而且,作为核心人物的医生,应该给营销人员更多的帮助才是,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二、培养健康的营销观


  医生应该树立健康的营销观。什么是好的营销观呢?首先,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与营销人员合作,让他们更加了解你,别人的解读总是有偏差的,医生需要向市场准确地描述自己。


  好的营销能和医生的临床技术产生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医生有的时候会走极端,要么盲目依赖营销,要么打心眼里鄙视营销,这都是不对的。


  医疗营销同样要遵循市场法则:单点突破最容易成功,医生要做到拿出一个最有心得的术式进行推广,才可能成为爆款。


  最后,每个医生的营销方式都是个性化的,哪一种营销组合拳适合你,需要在医生自己参与之下进行专业的研讨。


  三、医生也应该参与营销


  有位很不错的医生,对网络推广自己的文章要求很苛刻,充分体现了作为专家的严谨,不允许搞企划做内容的年轻人使用任何夸大溢美之辞。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年轻人也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医生自己参与进来,可是这位大夫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懒。


  郭树忠教授无疑是个典范,他在繁忙的手术之余,笔耕不缀,每天保证发出一篇自媒体文章,短短的时间,在广大患者中间产生了极大反响,手术多到做不完。他不过才下海创业一年而已。许多比他早创业好多年的专家,现在还在那里抱怨营销人员的无能,月月忍受着只有几台手术的冷清。


  四、医疗服务就是最好的营销


  我给创业医生的忠告是:想得到良好的口碑,一切的前提就是你要能够给就医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对,是“服务”。


  从事医疗美容的医生需要从传统的医生定位中走出来,重新认识自己。从事商业化的消费医疗工作,就医者多半已经不再是病人,而是“客户”了。最典型的区别是:在三甲医院里病人见了医生都想塞红包,在医美医院里客人见了医生就想要折扣。所以,你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高高在上的白衣天使了,你没有在救死扶伤,你是在通过高端医疗服务赚钱。


  创业医生把自己的市场定位调整好,是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李滨 来源公众号:丽格李滨

本文由(王杨)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zjAOVtyOgzxNxasgy4l3ag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871阅读

医疗“社区健康前哨”——从被动获客到主动干预的流量破局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26 10:16:45 文章来源:首发

3431阅读

流量刺客的逆袭:「剧本杀」获客全攻略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5 13:42:33 文章来源:首发

4485阅读

“社区健康驿站”将触点延伸到居民门口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25 11:08:02 文章来源:首发

6822阅读

“企业健康伙伴”计划——从个体获客到团体服务的渠道进化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4 11:55:41 文章来源:首发

8499阅读

从冷场到爆单:民营医院直播间「钓鱼」指南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24 11:29:02 文章来源:首发

13015阅读

穿透流量迷雾:民营医院三极内容营销转化矩阵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3 13:57:34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80后一枚,热爱医院网络营销推广策划,入医疗行业10多年。深度关注医院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