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民营医院兴起之后,不知不觉,民营医院也已经渡过了将近40个春秋了。在公立医疗占据绝大部分市场,民营医疗在夹缝中生存的这段时间里,民营医院也逐渐找到了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定位”——专科细分领域就是其一。
像是2016年,市场上就有将近5000家的民营专科医院,这个数量几乎是公立专科医院的3倍。而在未来国家对民营专科的重点扶持下,专科医院极有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数量爆发!
有哪些专科会爆发?促使它们爆发的关键词又是什么呢?下面就是笔者的小小预测~
1. 眼科:关键词-需求巨大
眼科医院可以说是这几年盈利能力最强的一类专科医院了,利润率也位居前列。虽然现在眼科医院到处都是,但是市场依旧没有饱和,特别是“眼视光”这一项目,成为了不少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据国家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近视眼人数已接近4亿,其中青少年约为2.7亿;全国人口近视发生率约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占世界第二。
不仅如此,2018 年 8 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也正式宣布与各级各地政府的绩效考核挂钩。
由此可见,眼科业务,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相关的眼科业务,不仅就诊需求量大,而且有国家方案提供硬性支持,从各种角度上来看,都是一个值得深挖的潜力市场。
现在进军眼科的一个缺点是:现在市面上已存在不少类似于爱尔眼科、新视界眼科等入局较早、发展比较成熟的连锁眼科机构,行业竞争压力较大,盲目投资建设的话容易碰壁。未来眼科服务或许还需要着重于某一特色诊疗项目。
目前眼科医院的治疗服务定位越来越高端,也开始向互联网上转化。但另一方面,乡村基层的眼睛治疗需求大,服务于基层、家庭的眼科诊所却寥寥无几,基层居民“不红不痒不到白内障不治”,对眼科的消费观念也比较落后,因此,调动基层客户,或许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2. 康复:关键词-错位发展
就目前的医疗行业整体发展来说,民营医院大多数时候还是扮演着公立医院“补充”这一地位的角色。在如今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更被看好的医疗投资大前提下,公立医院通常没精力去做的“预防、康复”,变成了现在抓紧时间入局的漂亮选择。而且,相较于一些存在医疗技术壁垒的细分专科(肿瘤、神经),康复、新康复似乎更适合个体户创业,以及抱团式发展,甚至有望在短时间内盈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康复市场规模已达到380亿人民币,2020年有望突破500亿人民币;但对比起2013年美国的2000亿美元(1.42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来说,还是有着相当可观的发展市场(中国人口更多)。
制约中国康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人民康复意识不高,觉得手术后静养即可,并不了解正确的康复治疗手段;第二是康复床位供给不够,东西分部差距较大;但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国每年毕业的8000多名康复人才中,超过7成是专科学历。招收康复医学和理疗学硕士的高校只有34个,招收博士的仅有9个,高端人才的培养真的供不应求。
3. 医养结合:关键词-高度重视
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被全世界高度重视。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卫健委等18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方案》表示,未来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允许养老机构依法依规设立多个服务网点,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鼓励民间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后用于养老服务;开展城企协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行动计划。
老年人是疾病多发的一个群体,对服务、看护照顾、以及术后康复锻炼的要求也非常高,而这些正是民营机构相较于公立医疗机构更为擅长的领域,“医养结合”也成为了民营医院“自救”、“创新”的宠儿。
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实践模式主要有机构、社区、居家三种,但由于国家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医养服务边界难敲定等问题,近几年来社会资本参与的医养结合机构运作总遭遇瓶颈。民办养老、医养结合的突破发展,或许还有赖政策扶持。
4. 儿科:关键词-最具潜质
2017年我国儿科门诊人次达到31435人次,2018年达到31625人次。
只不过,截至2018年上半年,包括公立在内,我国儿科专科医院仅有99家。随着二胎的开放,儿童诊疗需求量直线上涨,这是一个极具潜质的市场。
但是,儿科也有儿科的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儿科医生的“大退潮”,儿科质量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能与儿童沟通的能力,这就使得很多医生疲于从事这一行业,大量儿科医生辞职或转行,部分综合医院甚至取消了儿科门诊。
不过有专家推测,以上种种现象只是医生在公立医院和民营机构间的“平移”,未来品牌民营儿科医院的出现,以及儿童中医馆、儿童心理诊所、小儿推拿等更细化的亚专科的出现,也非常值得期待。
5、 口腔:关键词-政策支持
2020年,新冠肺炎突袭,民营口腔诊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受疫情停诊影响,至今客流仍难回暖。
但是,口腔专科速来着诊疗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的特点,一直都是医疗投资相当青睐的对象。目前国内口腔专科医院的数量仅低于妇产医院、骨科医院以及眼科医院,而且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高;外加上近年来口腔科技发展较好,未来可能还会与AI以及3D打印技术互相结合,有基础的同时,也有上升空间。
2019年2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重点培养社会办口腔医疗机构,新政扶持,近几年将会是拓展口腔市场疆域的最好时机。
中国口腔医疗市场拥有接近7万家的口腔诊所和门诊,以及小型连锁。所以中国医疗市场已经拥有了可以让大型口腔医疗机构进行产业整合和并购的土壤。
当然发展民营细分专科就更需要民营医疗从业者们提升市场把控能力和医院管理能力。看准市场、提升医院管理经营水平,还有最最关键的回归医疗本质,都是需要我们去践行的。
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
整理:孢子菌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