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扎堆布局民营医疗!保险企业,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20年08月18日 阅读:13591 来源: 秦王转载

  保险企业频频跨界办医,都在打什么样的算盘?


  布局医疗健康


  保险巨头再建一家民营医院


  北京商报消息,近日,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传出消息,前海人寿自建自营的第二家综合医院——广西前海人寿综合医院(以下简称“广西医院”)或于2020年12月15日正式开业。


  据了解,这家“广西医院”,是前海人寿自“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之后,全资投资的第二家三级标准的综合性医院。


  该院占地面积122亩,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医疗床位1000张,养老床位约700张,一期计划开设病床501张,临床科室27个、医技科室13个,日可容纳门诊量4000人次,项目总投资将近20亿元。


  目前,广西医院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外墙已完成施工及落架,建筑外立面已然展现,很显然,施工已进入内部装修及园林施工等中后阶段。


  关于新医院建成后的医疗布局,前海人寿还表示,预计在未来5-10年间,于全国建立起30家以上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高端医养结合项目。


  扎堆创办医院


  保险企业都有哪些“算盘”?


  如今,保险企业跨界办医已经屡见不鲜。


  事实上,除了前海人寿之外,一些知名险企,近些年来都有涉足民营医疗行业。


  像是泰康保险旗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等地开业运营。此外,泰康保险还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布局百汇医疗、和美医疗、拜博医疗等医疗机构,泰康医生集团也在今年4月成立。


  而阳光保险集团与潍坊市政府合作兴办的股份制医院“阳光融和医院”,也荣幸位列丁香园医院汇主办的“2019 年度中国医疗机构品牌传播百强榜”前茅。


  据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论坛上的讲话显示,“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这些年一直保持着年均30%的高速增长,呈现出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护理等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机构融合发展的趋势。总体来看,保险机构现已逐步成为健康产业的投资方、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和疾病预防管理的参与方。”


  险企之所以热衷投资医疗健康产业,除了政策支持和产业长期发展潜力巨大,业务协同也是重要原因,保险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都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至于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合作或直接投资医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也表示,“险企办医”某种程度上,更便于加强监督医疗行为以及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降低赔付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由此看来,“不差钱”且有在医疗领域拓宽产业链需求的保险企业,很有潜力成为未来社会办医跨界领域的一大主流。


  发展有“包袱”


  民营医疗仍在负重前行


  只不过,据“医药经济报”评价,自国家2010年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放宽了社会资本的准入范围之后,整体上看,民营(私营)医院,的确给传统的公立医院带来了“鲶鱼效应”,为整个医疗体制带来竞争和活力,打破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为患者享受更便捷、更安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从大部分民营医院的现状看,其发展困难突出,前景有待进一步衡量。


  01、竞争激烈,地位相对劣势


  当前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竞争激烈,且不少民营医院出现亏损,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在目前受疫情影响医院门急诊就诊量急剧下降的时期。


  究其原因,相比于传统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具有几个明显的成本劣势。比如,民营医院的就诊量少,社会公认度低,在赋税、成本、房租上的压力均高于公立医院。然而,即使公立医院拥有这些成本优势,其亏损的情况也屡上报端。因此,赋税等成本的增加导致民营医院就算取得同样的就诊数量,也往往先行背上成本的“包袱”。因此,作为公立医院的竞争对手和后备队员,民营医院的经营现状不容乐观。


  02、人力成本高企,难借力配套政策和编制


  除了房租等成本,民营医院更重要的是人力成本。那么,人力成本怎么算?理论上来说,私营医院的人力成本和公立医院的人力成本应该是匹配和相当的,但实际上两者相去甚远。


  一方面,公立医院可以以其公益性或者作为定点培训单位的政策优势,以较低的月薪获得大量参与规范化培训的医生。而规范化培训则从路径上要求临床医生必须经历培养过程,这样,使得参与规范化培训的医生源源不断。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的编制体系不仅使得编制内的医生可以享受到政府人员的工资补贴等,还使得员工的退休生活有了保障,因此,人员流动性很低。


  再有,由于公立医院自有的品牌效应,其可以招到更大范围的全国进修医生和学员,从另一个角度弥补其人力资源的不足,降低其综合人力成本。私营医院恰好相反,其以营业收入带来的工资水平,往往很难招到更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医生,进而人才缺乏导致恶性循环。


  此外,由于少数民营医院缺乏诚信,一味追求利润,而且不惜虚假宣传、广告宣传等,损害了民营医院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出台多项政策以改变当前医保基金管理的宽松状态,严厉打击医保骗保和浪费等诸多行为,这也可能使部分违规操作或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私立医院失去生存的信心和能力。


  目前的转机,在于尽管现状不佳,但资本市场对民营医院的投资热度不减,尤其是当今国家政策鼓励社会办医的大环境下,相关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纷至沓来。可以说,大部分获利的民营综合医院最后往往走向了专科路径,大型公立综合性医院相对薄弱的学科,往往是民营医院的发力点,也是比较好改善和处理的环节。


  来源:中国证券报、北京商报网、医药经济报


本文由(秦王)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D45sBt2UM7vjG8AKCbWpAA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036阅读

小诊所“掉客”真相:增量狂欢背后的存量绞杀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24 15:51:21 文章来源:首发

12364阅读

民营医院LGBT收购模型全解析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9 11:28:37

20581阅读

民营医院估值破局:FFR动态融资模型设计与实操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6 10:46:03 文章来源:首发

22951阅读

社会办医之去从:给行业的十条忠告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5 15:58:08 文章来源:原创

30474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7778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秦王
简介
毕业于浙江某大学中文系,曾从事医疗行业文案策划10年,热爱民营医疗行业。现任某大型医疗集团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集团内文字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