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界在《医馆破局,惟有创新》一文中,引用许小华老师的话,大意是:目前多数中医馆的经营水平还停留在做“保姆”的水平,一家医馆业绩的好不好,就看馆长能不能做好医生特别是名老中医的“保姆”。
说实话,许小华老师措辞比较委婉,说句不好听的,医馆经营者和投资者在医生群体面前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中医馆靠“医生”及“医生带来的疗效”进行破局,基本上属于痴心妄想,但这么多年来,医馆却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管是挖医生也好,自己培养医生也好,都是一条不归路。
医馆经营者要明白市场竞争的基本逻辑,当医生供不应求,你跟医生能谈的只有“钱”和服务福利,然后装逼增加点情怀、传承之类的鬼话,以证明大家是“同道之人”。
记得我刚进入中医行业的时候,有一个资深人士说“小富,你去跟医生谈合作,只能说服那些刚毕业的,我去谈就能说服那些主任教授级别的大咖”。当时我信以为真,因为我签约医生做自媒体时吃尽苦头,但经过这一年多对中医文化基因、医生群体特性的了解,我对这些所谓中医行业资深人士的很多认知、见解基本上不屑一顾,因为他们的跟医生搞关系的基本逻辑就是跪舔,毫无平等、尊严可言。
为什么药代表跟医生关系处理的不错?无非就是跪舔+听话,帮医生洗内裤都觉得开心。
为什么中医馆这些资深人士那么能说服这个主任那个教授,兢兢业业经营10年也就开那么1-2家医馆?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把所有的医生打死,讲原则守规矩的医生还是很多的。但由于中医文化基因造就了医生的群体特性,加上市场供需矛盾严重,未来10-20年都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连锁中医馆想要破局,创新的方向一定要对,要么有资本的碾压优势,要么降低对医生的依赖度,弱化诊疗,从用户、产品、健康等方向进行探索和突破。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22 11:16: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22 09:50: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9 11:24: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7 11:45:17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6 10:23:2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5 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