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慢医馆”正在快速崛起,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

25年04月19日 阅读:1102 来源: 蒋小富原创

  近两年,笔者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城市的一些“慢医馆”开始出现井喷现象,成为医馆创业领域的“主流”,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


  笔者跟这些医馆创始人、团队成员交流过程中,发现这些医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一、创始人多为医生出身,懂医疗,天然具备医者情怀。


  大家知道,一家企业的基因由其创始人决定,同理,一家医馆的基因也是由他的创始人决定的。


  不同出身、背景、阅历的人创办的医馆,决定了医馆的内在基因和经营逻辑。


  我见过很多跨界的朋友跑进来开医馆,铩羽而归者居多,甚至到死那天还没明白是怎么死的,说白了就是不懂医疗、不懂医生、不懂患者,只懂经营和赚钱。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跨界者创办的医馆通过疯狂运营引流获得成功的,但其成功有多少来自“医疗能力”是值得商榷的,但这类医馆开始成为中医领域的“榜样”,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医生创始人+医生团队跟跨界者+医生团队,对医疗的理解确实存在极大的差别。


  笔者从2021年到2023年,每年为50多位想投资医馆的朋友做轻咨询服务,发现即使是非常热爱喜欢中医、具有浓厚中医情怀的跨界者创办的中医馆,在具体经营过程中,也是非常容易走样,情怀跟现实经营医馆往往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协调,最终情怀输给现实。


  而医生出身的创始人是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内心对医疗价值的坚守和笃定贯彻始终。


  二、按医的规律办事,不追求快速成长,不追求暴利


  医生出身的医馆创始人,是非常尊重医疗规律的,具体表现在:


  医疗是过程大于结果,而过程就是时间,没有时间的沉淀,是无法形成真正的医疗能力。


  因为青年中医成长需要时间,医馆口碑沉淀需要时间,经营管理实践需要时间等等,这些决定了医馆很难快速成长,也没法获取暴利。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慢医馆”往往像蜗牛一样不知疲倦的往前爬,规模不大,人不多,流水一般,利润合理,不显山露水,特别容易让人忽视。


  但他们却逐步成为一个城市医馆界的主流。


  三、容易赢得青年中医的认同,团队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


  当医馆创始人按医的规律办事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人格魅力容易获得医生的认同,特别是青年中医的认同。


  这种来自内部人的认同,是医馆生命力的最佳保障,是医馆经营稳定性、持续性的动力源泉。


  所以,医生创始人+青年中医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愿景、使命的自驱型团队,这是跨界者很难做到的。


  四、做好一家再开一家,看看似慢,但走得稳走得久


  笔者在接触这些医馆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往往通过2-3年的时间来打磨一家馆,有的甚至花5年的时间,就像一位雕刻家一样,不疾不徐打磨一件艺术品,等这件艺术品真正成熟了,再开另一家,5年能开到2-4家医馆已经很理想了。


  这种开馆速度,看起来特别慢,但已经为“快”准备的条件。


  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慢就演变为主流的“快”。


  五、内部生态和谐,以用户价值为核心


  医馆投资人、医生和其他人员、用户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生态,医馆看起来是投资人的,其实不是的。


  从内部来讲,医馆是大家的,从外部来讲,医馆是用户的。


  一家医馆如何通过建设和谐的内部生态来实现医馆既是内部共享的,又是用户的,成为今天医馆经营探索的核心任务。


  内部生态和谐非常重要的共识就是医馆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必须以创造用户价值为标准,只有大家聚焦用户价值,明白面对用户什么该干什么不能干时候,这家医馆就真正实现的内部生态到外部生态的和谐。


  这个现象笔者在很多医生创办的医馆身上看到过,医馆创始人显得很“无为”,但年轻医生团队显得特别“有为”,这种阴阳相生、刚柔并济,恰恰是很多跨界办医者想得而得不到的。


  六、不再是个体户思维办医馆,已经具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


  在这里要明确下,本文说的“慢医馆”不是那种个体户思维的医馆,而是那些具备现代经营素养和理念的医生创办、并按医疗规律办事、按现代经营理念经营的中医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个体户思维办医馆,医馆是他或者他家的。


  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办医馆,医馆既是医生和其他参与者的,也是用户的。


  既然医馆是大家的,就需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钱怎么分,决策怎么定,责任怎么承担,价值怎么创造和传递等等。


  分得越清,经营起来矛盾就越少,内部生态就越和谐。


  从目前看到的这些“慢医馆”在责权利分配层面,很多还处在不清晰状态,离真正现代治理型的中医馆还有不少距离,但至少医生创始人和青年中医具备了这样的理念,也乐于彼此合作和分享,已经比个体户思维办医馆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随着这些“慢医馆”逐步由1家变成2家,2家变成5家,5家变成10家,逐步从非主流成长为城市的主流,逐步从城市主流成为跨区域的主流,一定能够形成燎原之势。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073阅读

2025年医保飞检全面解析:巡查重点与医院应对策略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19 14:09:51 文章来源:转载

966阅读
1322阅读

中国医美经济,迎来下半场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18 16:47:31 文章来源:原创

1268阅读

中医专业学生要尽早放弃进公立医院的念头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18 09:53:33 文章来源:原创

2360阅读

这是医美市场的洗牌,更是意识形态的重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17 17:58:56 文章来源:原创

1442阅读

职场招聘乱象背后的营销管理困局:解构一场双向消耗的信任博弈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5-04-17 16:37:51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医生IP和医馆运营领域专家,《医生IP运营和进化之道》、《自媒体时代,中医馆客户运营指南》作者。
宣传口号
独立、洞察、跨界、原创,探求中医馆运营管理底层逻辑
职业亮点
对医生自媒体品牌打造、变现模式和中医馆运营有深入地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