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要两个条件,第一,社会有需求;第二,有一个愿意尝试创新的环境。
我国医疗改革历经多次,均以失败而告终。2013年国务院40号文件,在事实上掀起了新一轮医疗改革。在小弟看来,此次改革是会成功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立足长远,其二,着手深处。本届政府定力极强,处理问题不求表面荣光,只要其后续的继任者坚持现有方略,通过市场的激荡,必然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管理系统,约20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完成医疗系统的本质性改变。
从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4年试点完成,再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市场的角度看,2004年----2010年这个时间段,新农合政策是对医疗市场“需求方”的一次强力开发,社会需求空前、快速高涨。这个过程中,作为供应方的医疗机构,承受极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快速发展和扩张的机会。
全国医疗机构经过十几年的适应性扩张,其规模得到快速扩大,供应能力快速提高。时至2013年年底,国务院发布4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图通过加强社会办医,通过市场手段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管理之路。从2014年伊始,多种利好民营医院的政策出台,虽然实际落地的并不是很多,但也昭示中央的意图和未来市场的方向。这一轮变革,是强力开发医疗机构(供应方)的过程,大浪淘沙之势已然成形。
未来5-8年,民营医疗市场将是杀戮的战场,不断产生的新生力量和原有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各种经营方法和市场操作手段将不断上演。倒下的是不是你的医院或公司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定,破产关门或转型必然是一部分医院的归宿。变革将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需求,而是不得不的选择。但是今天,少有人行动,尤其是公立转民营的医院。为什么呢?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智慧啊,我不知该如何评说,比如:坐山观虎斗,三个和尚没水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深深的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这些被我等奉为智慧的东西,你真的理解到位了吗?其底层规律是:让他人去努力,自己在恰当的时机尽取其利。问题是:坐山观虎斗的前提是你得能置身事外;三个和尚没水吃,你得熬得过别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确定你的身后没有猎人么。如果你已经置身市场大潮之中,所有这些前提都是不存在的。即使如此,也少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毕竟创新有风险。所以,当下,我国民营医疗市场具备强烈的创新需求,但是缺乏尝试创新的意愿和勇气,因为创新是有风险的,有失败之可能。
我只能说,风险与机会同在。当你穷途末路之时,想起了变革图强,哪里还有力气噢。唯有居安思危,紧扣时代脉搏,变革从强盛开始,强者才能恒强。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5 11:00:3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2 14:36:1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1 11:52: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0 10:55:19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