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的医疗市场将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竞争日趋惨烈,公众对“品牌型医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并迫切。
没有优秀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张瑞敏说的这句话同样对医疗行业适用。
不久前,我在浙江大学作了《医院发展中原医院院长论坛—中原民营医院发展战略研讨中原医院院长论坛—中原民营医院发展战略研讨,旨在帮助民营医院深入了解政策、解决困局、配置资源,搭建民营医院与国有大型医院沟通交流、学习研讨、相互合作的平台...[详细]与市场定位》的主题授课,由于内容生动形象、实操性强而受到医院管理层们的热烈欢迎。
当今,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医院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患者、技术、医院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因为中国的许多医院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 核心价值观能力;
2、 营销变革力;
3、 战略洞察力;
4、 计划控制力;
5、 组织适应力;
什么是医院的竞争力?其实质上就是指医院配置和使用各种要素的能力,优于竞争对手且不易被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科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医院需要新的应对战略和策略。
当前,医院营销,很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为患者创造生存的价值。齐全的设备、舒适的环境及周到的服务,除了彰显医院的形象外,如何让患者在解除生理疾病的同时给予心理上的充分满足。让他们强烈感受到被别人需要时的理念支撑,接受诊疗的同时更能体验到来自内在精神的强大动力。而后者恰恰需要医院不光光给患者救死扶伤,有时更需要医院以人为本创造一种价值。
想必这应该是现今我们所要掌握的人性化技能。
近期,着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隆重推出的《互联网时代的医院创新出路》实战培训受到各界欢迎。
于斐老师的实战培训旨在让各级医院系统掌握互联网时代品牌塑造的核心套路,掌握把握消费者思想导向消费者研究洞察工具;掌握行业第一阵营医院品牌战略决策和营销战略决策思维方式。
为此,于斐老师从以下六个角度全面展开内容:
一、改进医院运营效率,即更快、更省、更好的正确行事;
二、提高医院有效运营角度,即做正确的事情;
三、达成客户锁定角度,即创建鼓励回头客的机制;
四、实现客户效率角度,即让客户尽可能简单地得到服务;
五、创造有效顾客角度,即客户找到真正满足需求的服务;
六、提升客户参与角度,即基于客户体验的参与和创新。
有道是,环境变革下,顺势者兴盛,逆势者衰退。就拿医改政策来说,有不少官员和专家已做过不同层面的解读和评论,但那大都是学术性、专业性、理论性的,过于抽象和虚泛,缺乏强有力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而我所做的独家解读,不仅有自身的真知灼见,更充满了实用性、实效性,其特点就是一听就懂、立马能干,而且知道该干什么,怎么才能干出名堂来,试想具备如此好的效果,难道还会不受学员们欢迎吗?
坦率讲,新医改对各级医院创造了很多新机会,但由于一些医院以往经营上粗放式作风,往往是凭经验和自身感觉做事,如果不注重营销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升级和内涵上的修炼,今后仍旧会面临众多的变数和洗牌,最后淘汰出局,败下阵来。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的理论,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
一是存在供需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自己的病情并不了解,他们为了早日康复,将会对供方即医生和医院言听计从。作为供方的医生牚握专业知识,他可以为病患治病,当然也知道如何为患者提供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酬金;而同样作为供方的医院,由于有医院建设和给员工发奖金的压力,也希望患者越多越好,患者花的钱越多越好,因此存在诱导消费的倾向。
二是购买医疗卫生服务或产品存在着不确定性。一个人多久会得病,得什么病,得病后怎样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如何,看病要付多少钱,患者有时并不清楚。综上所述,医疗领域的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要充分考虑医疗市场的特殊性,谁能真正掌握医院营销的真谛,谁就能占领医疗领域制高点。
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
在某一城市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里,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乡下农村,一个就生活在医院所在的城市。
生活在医院所在城市的病人,每天都有亲朋好友和同事前来探望。家人前来时宽慰说:家里你就放心吧,还有我们呢,你就安心养病吧。朋友探望时劝慰说:现在你什么也别想,就一门心思养病就行。单位来人时开导说:你放心,单位上的事,我们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养病……
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只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守护着。他的妻子十天半月才能上来一次,或送钱,或送些衣物。妻子每次来,总是不停的说这说那,要丈夫为家里的事情拿主意:快要浸种了,今年是种“六四”还是“四六”?再过两天,他大伯就要嫁女了,你说送多少贺礼啊?小芳说要跟她表姐去“出门”,我还没答应,这事要你拿主意……
几个月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生活在医院所在需市的那位病人,在亲人、朋友、同事一声声“你放心吧”、“你就安心养病吧”的宽慰声里,意识中感觉到他们已不需要自己,自己也就失去了活着的价值意义,渐渐地失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在孤独寂寞与病魔的吞噬中一点点地死去。
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在妻子大事小事都要自己定夺、拿主意中,意识中感觉家人对自己的不可缺少,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意识到自己必须活着,哪怕仅仅是给家人拿些主意,于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