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也说分级诊疗时代的考核与分流

15年09月21日 阅读:20177 来源: 胡晓翔原创

  今天《健康报》有个报道:


  “在进一步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进程里,在政府既要简政放权又要落实办医责任的思路下,在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并重的新机制构建中,相关政府部门该如何办好医院,大型公立医院又该发挥怎样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第二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论坛主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嘉宾的有几点看法,我谈谈己见:


  一是担忧基层合格的全科医生培养来不及。


  哪里哪里!全国七十二亿就诊人次里,九成五以上为常见多发病,很容易处理,五年制的医学生实习时基本就可以搞定的。当真让三甲医院大专家大博士去基层,往往玩不转全科的。某航母级大医院妇产科一晋升副高的医生,在基层剖宫产都不敢的,因为课题没选剖宫产。某航母级大医院外科医疗队在奥体中心拒绝接诊典型的一克力氏骨折患者(群众演员),引致群愤,理由是我是普外科博士而非骨科博士,是我这个妇产科学士当时挺身而出接下来解围的。


  二是三级医院的门诊量不再考核。


  这,可能不行!相反,必须更加严格地考核,否则,如何使城市大医院的门诊量有效下降?


  三,过于庞大的三级医院的冗余资源的主要去向,可能不是与基层搞什么集团、医联体的“优质资源下沉”.资源优质与否,看用途和发挥用途的可能性。脱离了原先平台的资源,放到另外一个分工不同、职能有异、配套支撑弱化的平台里,也许就不能算是优质资源了,反可能是累赘。


  归纳一下:


  一,分级诊疗,基层现有的技术资源基本不成问题。一般无须城里大医院组团下乡打狼。


  二,各级医院门诊量以及急诊的合范围率都应严加考核,促进大医院降门急诊量,基层医院升门急诊量。


  三,城市大医院冗余资源主要去向,是随同业务用房用地设备设施剥离、改制。


  2015年9月20日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354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6729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240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38982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6968阅读

新加坡价值医疗实践:以患者为中心重塑医疗体系的六年蜕变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64056阅读

医院,成不容易败不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胡晓翔,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兼职副教授,妇产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