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2014年两会:社会保障会向何处去?

15年09月24日 阅读:12495 来源: 唐钧原创

  在中国,虽然很多专家学者都喜欢做预测,但最吃力不讨好的活计也是做预测,因此坊间也有教授预测失败暂时变身“爬行动物”的传说。可能是一开始改革的基调就定为“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又常说“改革到了深水区”,所以,在如此之深的水下摸到的到底是哪块石头,而顺着摸到的石头走,又会去向何方?有时候还真不好说。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2002—2012年十年间,主要的成就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城乡低保做到了全覆盖(后两项)和制度全覆盖(前一项)。但是,一方面,近两年来,关于“全覆盖”后的进一步改革,可能水太深,摸石头实在不易,至今似乎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保障是与社会大众切身利益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政策,所以,每年两会期间,公众最关心的也就是这个议题,迄今已经是“四连冠”。


  在这个大议题之下,争议最大的当属养老保险,这项制度面临着“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三大难题。现在提出的对策是“并轨(双轨制)”、“合并城乡居保”和“延迟退休”,但这些对策并不高明,恐怕仍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2014年两会上,估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在“延迟退休”的问题上,有关部门会应以缓兵之计,先挂出免战牌。当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冷静下来,再好好想一想,也许清醒一点,打开思路,会更有利于政策的设计。要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绝非只有“延迟退休”一策,而“延迟退休”可能是所有可选择的对策最臭的一着棋。


  其次,“合并城乡居保”仍会受到赞扬,但这项政策本身的意义不过如此。但是,城乡居保的发展,其保障对象可能会达到5亿多。这是否是意味着准备以一个低标准制度来应付被城镇化的农民,养老保险将以新的“二元化”的方式被固定下来,对此仍存疑虑。


  再次,“并轨”或“双轨制”问题会继续发酵。但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走,结果可能是“什么都没有改变”。现在媒体和公众把“机关人员抵触情绪非常大”当作“并轨”的障碍,其实未必。想一想,地方政府作为“用人单位”,将要用地方财政为所有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支付20%的养老保险费,这笔可能涉及4000—5000万人的费用会是多少?就算每人每年10000元,那也是4000—5000亿,而现在财政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补贴是2000多亿。


  医疗保险,很多大城市,近年来因为实施了医保卡,精简了门诊、住院的付费手续,报销费用达到了80%或更多,公众的反映是正面的。当然,医患关系紧张且愈演愈烈,但这不是医疗保险能够解决的。搞笑的是,倒是官员们在挑起争论。因为俄罗斯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本身享受着免费医疗的高官便出面教育民众“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实属不智。


  在2014年两会上,提高医疗保险,尤其是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的报销标准可能是讨论的热点,现在的对策是用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的滚存结余再做大病医疗保险。代表委员是否会有更好的提案建议?譬如“神木经验”,即用每人每年平均500元的医疗成本,提供了保障标准较高、保障范围较广而且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待遇,能否在两会上得到重视和讨论,公众将拭目以待。


  城乡低保,最近国务院出台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使得这项每年支出财政经费将近2000个亿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了。然而,问题在于,中国的社会救助立法草拟和讨论达10年之久,结果是出台了一个“暂行办法”,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立法史的一支“奇葩”。


  希望在2014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会对社会救助立法问题展开讨论,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以使一部真正的《社会救助法》早日出台。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但窃以为,比失语更可怕的是胡言乱语。当然支持代表委员不要失语,但社会保障是一门专业,更希望代表委员多多思考,出言须谨慎。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977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6734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267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39651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6973阅读

新加坡价值医疗实践:以患者为中心重塑医疗体系的六年蜕变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64717阅读

医院,成不容易败不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硕士,1996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不设防、不结盟、不买账。研究方向: 社会政策、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