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在郑州市委党校材料作文写作培训课上,来自武警指挥学院的张泽发教授特别强调,文字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牢记“观点巧点睛,解说做补充,例证来支撑”这一原则,确保文篇、文部、文层相辅相成,逐层递进,确保文章旗帜鲜明、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今天下午,在公文写作QQ群里,某群友发问,群里是否有人读过《金字塔原理Pyramid Principles》一书。我在回答他的提问同时,突然想到此书作者Barbara Minto的观点与张教授当时的讲授异曲同工。Barbara也要求文章须有利落弹睛的大小标题来引人入胜,以条清缕析的结构区分层次,及滴水不漏的逻辑来佐证论点。
“金字塔原理”先行假定作者已经知道如何写出漂亮的句子和段落,接下来重点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引导落笔之前的思考过程。推论过程以结论为导向,类似金字塔形状,即为得名由来。它大量运用归纳法(感性)与演绎法(演绎)。归纳推理是一个由个别到普遍的过程,如法国人是欧洲人,英国人是欧洲人,所以法国和英国都在欧洲。演绎推理则是由普遍过渡到个别,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如:人或有一死,白求恩是人,所以他会死。认真学习该原理,突破思考模式局限,对自身的逻辑论证能力是个极好的锻炼。
万法相通,无形之形,无为而治。很多东西皆是如此。我的国画老师说,无论书法、美术、琴艺、文章、风景、色彩等,内在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节律。如果排列符合逻辑结构,那就是有了公认的美感,上升成了一项艺术。如何把握这种节律或者层次,则需要我们下工夫培养感觉,不断学习。
综上所述,每个阶段,不管我们学习什么,都是为了提升自我,是一个过程,而非过场。在中心工作以来,参加过大大小小好多培训,时间贯穿春夏秋冬,地点既有本市也有外地,主题有业务学习、写作点拨、政策研讨、文件领会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日常闲暇间,每次读课堂笔记、课后小结、概要汇总,常能发觉不同之处,令人眼前一亮,顿获新悟。由此判断,如果只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却不注意定期温习,让那些当初融会贯通的新知识或技能只能躲在硬盘或文件夹或办公柜里睡大觉,真是可惜了彼时付出的时间、精力、心血和金钱,也耽误了自己不断前行、一路披荆斩棘的步伐。每一阶段的积累和沉淀都不会白白付出而徒劳无功,它会在人生的某个节点上,以各种形式证实着你的成长与收获。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