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从“两会”报道看:媒体不分新旧,传播没有极限

15年10月08日 阅读:12947 来源: 王吉伟原创

  最近有几条新闻值得与新媒体朋友们探讨,一是海量的新闻都在讲今年两会媒体报道新闻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智能眼镜等设备层出不穷,甚至秒拍还成了央视新闻的合作伙伴,看来两家从春晚摩擦出了甜蜜的火花了;另一条新闻是关于马航事件的,相关媒体批评部分新媒体造谣,让人们误解事情的真相。


  其实真相往往很简单,只是传统媒体的口味与大街小巷的口味是不同的,人们又喜闻乐道于事件的故事性,因此个人传播往往带有主观性质的感情色彩,现场消息的不确定性转发也属正常;即便是个人传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个体通过秒拍等短视频工具上传的实时视频却是具备真实性的,这点毋庸置疑。


  好吧,有点扯远了,好在秒拍也是新媒体,与今天讨论的主题沾边,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谈谈媒体的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关系。


  随行就市的媒体 与生俱来的价值


  这次两会的新媒体亮相是个很好的例证,佐证了媒体在这个阶段的公共传播属性。#我有问题问总理#、#小丫跑两会#、#两会微海采#等微博话题,得到网民们的热烈响应,很多问题及现场视频个性感极强,但是人们看到这些不会反感,因为社交媒体本身就是自由言论的载体。


  新媒体让新闻传播者由组织转变为个人,同时也让媒体机构从单一化发展为多元化,记者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能否传播,只要跟踪事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


  事实上,媒体是所有行业发展中最能随行就市的,媒体不重视新的传播形式很容易被淘汰掉,譬如没有重视互联网的纸媒。媒体都在尽力追求传播的最大化,基本上最新的传播方式都会第一时间应用,所以,我们看到了央视与新浪的多次合作,譬如春晚与微博,两会与秒拍,当然在两会报道的过程中,已经不只是央视一家在使用这个工具,其他电视台与媒体也在使用,这就是媒体的进步。


  媒体会因为时代与工业文明的发展而时刻具备新的属性,新属性主要取决于传播载体的变更。就如广播的发明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了收听,互联网出现以后的信息传播省去了纸和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人丢掉了台式机和笔记本,短视频应用的出现让人们视听得以同步,以后还会有更高级的传播载体出现。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工业文明,这些工业文明会推动科技的发展,继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行业就会发生变化,媒体也是一样,变化的结果是让其具备更多新的属性。


  传统媒体是媒体进步的推动者


  关于媒体转型,我认为不如说是媒体发展或者媒体进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一种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新媒体的优势是从与传统媒体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新媒体的诸多运营方面的构想也是从传统媒体角度脱颖而来,重要的是新媒体没有做到的事情,传统媒体通过整合与布局新媒体得以实现,并出现了现在媒体跨域发展的局面。


  传统媒体目前都在最大化的借助互联网,这从年前央视索福瑞与新浪微博的合作可见一斑,两会期间央视更是与新浪、百度及360搜索等互联网以企业合作,通过搜索引擎的数据表现,联系社会的某些现状来分析用户的行为及心理,这让电视台跳出传统的工作流程,效率提高了数倍,互联网为传统媒体提供便利,新媒体为旧媒体的内容丰富添砖加瓦。


  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在两会期间所上的以数据看现象的节目,看点在于:一是有理有据,能够令人信服;二是观众觉得这很新鲜,几组数据就可以分析出这么多原来看不懂的现象,数据分析这个职业以后肯定会火。搜索引擎算不上媒体,传统媒体借助大数据使之与互联网的联系更为紧密,间接推动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过渡。


  这一点从新闻线索的获取方式上也能看出来,电视台从以前的欢迎拨打热线和电邮提供新闻线索,变成了现在的登录新浪微博@某电视台爆料新闻线索,当然还会有电视台的客户端等着你下载。新闻线索获取形式的改变标志着媒体进一步升级,但算不上转型,即使用了最新的传播工具也仍旧开始媒体,都在使用的话就没有新旧媒体之分了,是这个道理吗?各电视台现在的搜集新闻热点喜欢用新媒体,经常饮用某些社交媒体网友的评论,两会第一天央视新闻联播片尾播放的秒拍沙画为中国祈福的视频,正说明了这一点。


  新媒体再不看好传统媒体,在整个媒体转型的大潮中,也无法忽视传统媒体借新媒体多面开花的情况,在这个方面,传统媒体正是媒体转型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不得不提的是,在新媒体的运作上,相当一部分实践者正是传统媒体人。


  衰落的不是媒体,而是传播方式


  新旧媒体PK的过程中,悲观的人看到了纸媒的衰落,其实衰落的不是纸媒,而是纸媒这种传播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越发的不喜欢纸质书类,衰落是一种必然。但是数字刊物正在兴起,这等于是纸媒向互联网化发展,向新媒体发展,并且这也是品牌的延续,从线下延续到了线上。


  在新生代们看来,这与纸质书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开始接触的就是电子刊物,就如东汉纸张方面后出生的人接触的书籍都是纸质一样,简牍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文字依旧存在于纸张以上,现在的情况下文字脱离纸张,出落于互联网上。因此,媒体看的是信息的传播,并非媒体的形式,因此各种形式的载体对媒体而言并无多大意义,这样看来,媒体本无新旧,而传播本身永无极限。


  这些道理也可以引申一下,只要信息载体与传播途径存在,媒体就会永远存在,哪怕只是口头相传。这也意味着,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互联网,传统媒体或许回忆其他形式的方式存在,而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也会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媒体。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947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6839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370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41411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7074阅读

新加坡价值医疗实践:以患者为中心重塑医疗体系的六年蜕变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66475阅读

医院,成不容易败不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王吉伟,传统企业走出的自媒体人,专栏作者,评论人。关注电商、O2O、传统行业转型、新媒体、大数据、智能家居、物联网等前沿行业的最新动态。 微信mcjave, 微信公号jiwei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