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诺贝尔奖该不该只给一个人?

15年10月20日 阅读:22688 来源: 胡晓翔原创

  奖项给谁,不是问题,因为那是人家评奖机构经过调研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的取舍。且,任何奖项,都可以有自己的偏嗜,诺奖也确实是民间性,比较具有特殊性。毕竟,不是用纳税人的钱设立的政府奖,任性,又怎么样!


  争议青蒿素发现的贡献度,也不是问题,因为确实是大协作的产物,加之当年可能没有太注意记录各人的发言情况,那年头的人,相对单纯,互不保留,知无不言,给几十年后争议贡献度埋下了伏笔。只要不造假材料,和扯谎,建立在针对真实的过程基础上的贡献大小的争议,完全正常,也很有正面意义,根本不该要求别人闭嘴。究竟是一人之力,还是万众之功,谁的建议或哪个实验室的进度是核心突破,确实不会有也不该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争议的过程,就是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完善历史纪录的过程,也是给一切贡献者以应有的相应关注的过程。这不仅是道德的,而且理当是政府的职责。


  诺奖颁给谁,并不能绝对排斥贡献度争论。争论的继续,也不是对诺奖的否定。


  欢庆获得诺奖,与贡献大小的争议,是有一定关联的两件事。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而非水火不容。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6778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6938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464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43188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7169阅读

新加坡价值医疗实践:以患者为中心重塑医疗体系的六年蜕变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68225阅读

医院,成不容易败不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胡晓翔,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兼职副教授,妇产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