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按照宏观设计,推进分级诊疗是为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但“上中下”医疗机构能自觉、积极配合落实吗?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看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能否明白分级诊疗设计蕴含的深刻内涵与最终目的。
分级诊疗已推行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三大方面,一是基层医疗水平差,满足不了基层经济不断发展、承受力不断增强和健康意识逐渐提升的基层群众的实际医疗需求;二是医疗收入仍是“上中下”医疗机构发展运营及医生收入的重要和主要来源与渠道;三是各级医疗机构医保支付尚无明显的差距,手段单一,缺乏合理性,没有严格制度制约;所以“基层首诊”率低,“双向转诊”基本不存在,“急慢分治”理所应当,而“上下联动”名存实亡;因此,笔者认为《意见》“上纲上线”用制度来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实际有重要战略战术意义。
笔者认为,分级诊疗其实是政府无力推倒“倒三角”医疗资源配置而采取的“倒通”手段,说白了,是依靠医保支付手段强迫基层病人围绕扭曲的医疗资源困局就诊,而不是让“医疗资源”主动积极为病人提供服务,是医改在无奈之下用分级诊疗来倒逼医疗资源尽可能合理配置。
2017年分级诊疗能否规范运行,关键是看基层的医疗水平能否满足群众需要,医保支付是否显著倾向基层医疗机构。这就需要用行政手段来对医疗医保进行刚性约束,一方面在认识、编制、收入待遇上倾斜基层,缩小与大医院的收入差距,稳固基层医疗队伍,这就能“倒吸”大医院医生专家“下沉”;另一方面大幅度拉大城乡医保报销比、起付线,吸引和截留大多数基层病人就近就医,这就倒逼大医院多余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关闭普通门诊,考虑利益合理分配主动组建医联体,让大医院主动使用“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另外,严格上转措施条件,“违规”“越级”就诊住院不予支持,以此减轻大医院“战争状态”来源,也就为医学科学进步创造良好条件。这便是分级诊疗蕴含的“倒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设计原理。各级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只要能不折不扣地实施《意见》,按政府出台的具体、严格、细致、可行的制度来规范操作,自然还能使多点执业、医生集团、社会办医等如火如荼开展,促进和加快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步伐。
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必须明确职责,有鲜明的“倒通”认识及态度来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严格实施“分级诊疗”,而不能单纯为了分级诊疗本身而对病人和医疗机构进行程序上的引导。
倒逼资源配置才是“分级诊疗”的真正目的。如果各级主管部门为区域卫生医疗机构的生存发展着想而不按规章去约束医疗机构去严格遵守分级诊疗制度,那么分级诊疗就失去“倒通”作用,“上中下”医院仍竞争病人,这样医疗资源就得不到合理配置,急慢不分,上下联动与双向转诊不存在,基层首诊无力,“看病难看病贵”就继续存在,医改就会以失败告终。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