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在10月17日举行的第三届京津冀区域医疗发展学术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规划迫在眉睫,同时要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逐步压缩床位,选择部分单体规模过大的公立医院开展拆分试点。
有资料显示,2004年-2014年,800张及以上床位的医院从234家增长到1369家,增长4倍,大医院的“虹吸”现象明显增强,三级医院16%,远高于二级医院的4%.
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说,对于公立医院资源过剩的地区,要优化结构布局,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所办医疗机构的改制、重组和并购,鼓励公立医院与这会力量合资合作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地市级以上医院床护比低于1:0.6的,原则上不允许扩大床位规范。地市级医院床位不宜超过1200张。
笔者不知道这位发言人的讲话是否代表政府政策,其中有多处难以理解,请看:
一、“地市级医院床位不宜超过1200张”
那么请问有无具体的标准条件可以超过该标准。如果单用“不宜”来控制扩规,恐怕很难达到目的,因为许多地级市医院完全可以有充足的理由“适宜”超过1200张!作为国家政策,应有具体可行的标准数据来,而不能用模糊的数学及文字语言 概念来下通知。
二、“床护比低于1:0.6的不允许扩大床位规模”
那么超过1:0.6就可以了吗?那很好办,地市公立医院 完全可以凭借名分品牌及经济实力来“虹吸”招聘大量的护士而高于该比,难道这样就可以放任他们“扩规模”吗?这岂不是放任“虹吸”或为“虹吸”出台政策么?“看病贵看病难”不就更显著了吗?
三、“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医疗资源倒三角配置与“下沉”困难,是医改的主要障碍与难点,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根源之一,按理说,应想方设法攻破,让基层医疗资源能满足和适应基层庞大医疗消费者的需要,政府为此也出台一些刚性政策并倡导市场机制为主导来改变医疗资源的倒三角畸形配置,但如该负责人所说,让城市公立医院和社会力量一起用合资合作方法,比如对国有企业所办医疗机构改制、重组和并购。这实际上仅仅是对城市医疗资源的配置,但对河北农村医疗资源缺乏没有改变,而控制城市医疗机构扩规,为的是向基层倾斜医疗资源,而单在城市区域这样做,对整体医疗资源调配根本没有大的作用,实际上是改名换姓,换汤不换药,“虹吸”根据地发展壮大,“虹吸”只增不减,城市医疗资源仍远超农村,这样做,可以说是加固稳定了医疗资源“倒三角”结构, 医改困难可能会更大!
当然,笔者可能是个医改“白痴”,理解错误,请原谅!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