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互联网医疗:共同监管,大胆竞争

16年03月31日 阅读:19182 来源: 朱恒鹏原创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的便利。吃饭有外卖,购物有淘宝,买个吸尘器,京东也能送货上门。“看病难、看病贵”的当下,自然也会让很多人想着,什么时候看病也能变得物美价又廉。


  但医疗是个“信任品”;对品质的关注、质量的安全,让主管部门对互联网医疗踌躇不前。允许公立医院医生线上执业,出现医疗事故,谁来负责?病人可以线上提取自己的电子处方,就诊信息又会不会被窃取,挪为他用。归根结底,“信任品”的提供需要一整套社会信誉机制的支持,如何建立,官方未有定论。


  加强监管和自由竞争,由此被放到了天平的两端——为了稳定的质量,我们能够接受多大的效率损耗?但这也可能是个伪问题。监管与自由本就是硬币的两面,没有无节制的自由,同时,完全没有选择也就有管无监。我中心主任朱恒鹏老师在演讲中指出,放开行业自律、强制性信息公开,或为导向公众健康的最佳保障。


  我一直在思考互联网医疗监管的问题,其实选择什么样的监管思路,是基于我们对医疗行业的认识。所以,今天我结合自己对医疗行业的看法,谈谈互联网医疗的监管思路。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一直在讨论医疗行业应该政府主导还是走市场化道路,其实这个“两分法”不太准确:政府和市场之间还有社会,社会化也是非政府主导化一个方向。我对医疗行业的认识,是建立在政府、社会、市场的三分法上的。


  一、“专业精神”从何而来?


  很多人说,现在中国的医生缺乏专业精神,但专业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这个行业经历了自然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从多元竞争和行业自治中产生。


  医生是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发展到今天,有两个显着的特点:第一,医生有知识优势,有较大的职业自主权。通俗来讲,看病和我们去商场、下饭馆不一样,买什么衣服吃什么菜我们说了算,但是治疗方案是医生说了算,这是专业人士的特征;第二,由于医生有较大的职业自主权,就必须得到患者的信任,也就意味着在行使职业自主权时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医生的理想状况是成为患者完美代理人。即便成不了完美代理人,也要让患者相信,你让我吃药、让我住院是有依据的,不是在骗我。这种自我约束,是专业精神的重要方面。


  我们还要注意,专业人士维持专业精神不能只靠个人的自我约束,还依靠整个职业群体,大家相互担保,实现行业自治和行业自律。也就是说,一个医生的话不一定可信,但是如果其他医生纷纷为他背书,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目前,我们国家虽然也有医师协会,但缺乏有效的行业自治。北医三院事件是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看到,人们不相信北京三院的医生,不相信医院,也不相信医师协会。


  那么,医疗行业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有效的行业自治?我觉得恐怕真的需要从官医走向民医以后,经历竞争性的社会化过程。现在,我们的医生是有编制铁饭碗的国家干部,我们的公立医院仍然占据着行政垄断地位,没有经历过一个充分的自由执业阶段,和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的洗礼,自我约束、自我改进的动力又从何而来呢?只有竞争充分,优胜劣汰,行业自律才能真正发展,而且往往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的行业,行业协会越发达。道理就在于,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个人自律可信度不够,导致客户不信任,市场广度、深度过小,于是同行联合互保,团体自治自律。我们为同行的行为背书,同时也利用同行之间的信息对称相互监督,清理这个专业领域中的害群之马。


  二、互联网时代的声誉机制


  个体自律和行业自律都以声誉机制为基础:从长远来看,良好的声誉可以带来更大的利益,促使人们自我约束,抑制短期的逐利行为。在这里,我想强调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声誉机制更容易形成,可以缩短医疗服务行业的“补课”过程。在过去想建立声誉需要很长时间,传统中医有个说法“医不三世,不吃其药”。当然,一旦有了好的声誉,干一两件错事坏事不大容易让人发现,也不会传播太远,一般毁不了名声。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名容易,毁名也容易,干坏事很难不让人发现,还会带来巨大的惩罚。医生会发现迅速成名的好处,但这些聪明人也会发现,如果不兢兢业业、规规矩矩、遵守规范,职业生涯就会毁于一旦。


  这种声誉机制的建立,一开始是有力的约束,甚至让人感到很受束缚,但在约束之下,不得不自律和“装好人”,但大家慢慢地会习惯成自然,会达到孔子到七十岁才达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通俗来讲,如果一个人开始“装好人”得到了好声誉,他会发现一旦“露出尾巴”就会毁掉名声,所以就要保持“装好人”,开始做好人,慢慢习惯就成了真正的好人了。这不只是针对医生,对医疗机构、医师协会等等都是如此。


  这个过程中,政府不要行政干预,关键是通过自由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因为政府插手反而会打断声誉机制的建立过程。政府现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人们就会质疑政府的可信度。在北医三院事件里,卫计委出来说话,大家相信卫计委吗?北医三院事件现在都没有下文了,不管人们怎么质疑,就是三缄其口,看似是背靠行政权力躲过了这一关,但是整个医疗行业,包括卫计委,声誉都受损了。长此以往,又怎么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呢?


  因此,从建立声誉机制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医疗的重点不是互联网,而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培育医疗服务市场,促进竞争。我不是说自由竞争一定没有弊端,但在中国这个环境下,竞争是利大于弊的,所谓“两个撒旦比一个上帝结果要好”。现在人们对市场、对商人有偏见,其实我认为“商业是最大的公益”很有道理:想长期赚钱,必须有道德自律,必须有专业精神,必须维持良好的声誉。


  以宿迁为例,现在很多人说宿迁不好,其实我们多次去调研发现,宿迁民营医疗机构相当好:医疗费用不高,过度医疗很少,服务态度好,医患冲突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宿迁农民在本县的住院率高达93%,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民县外住院率至少20%-30%,宿迁公务员本地住院率也有85%。想要民营机构“骗”公务员在本县住院,要么服务好,要么技术好,要么质量好,要么“忽悠”好,但是“忽悠”13年了,公务员都不出去看病,就一定不是忽悠了。此外,宿迁城镇职工医保在市里报销和市外报销待遇相同,城镇职工医保并不优待当地的医疗机构。原先宿迁人会到临近的淮安去看病,现在到淮安去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少。安徽医改以后,临近宿迁的安徽患者,现在开始大规模往宿迁就医。那么到底是安徽医改成功还是宿迁医改成功?为何宿迁的民营医院能留住本地患者吸引安徽患者?显然是因为竞争带来的声誉提高。


  经常有人认为,宿迁现在又开始建公立医院了,说明之前全盘民营化是失败的。其实,宿迁重建公立医院反而是不成功的,建这家公立医院的目的是为了要回上级政府补供方的财政补贴。2003年以后,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补贴很多,宿迁因为没有公立医院,上级部门不给这些补贴,2011年一算,由于没有公立医院,损失财政补贴7-10亿,所以新建一家公立医院,但最终还是没有要到省里的补贴。现在这家医院难以为继,宿迁政府想卖掉它,却没人愿意接盘。


  三、互联网医疗的监管思路


  现在讲到监管,我觉得选择什么方向很关键,如果选择一个错误的路径,将来很难改。政府监管本来是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但是一旦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就很容易本末倒置,为了维持这个岗位不断找事干,偏离原来的目标。


  哈佛管理学教授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处方》一书提供了医疗监管改革的新思路:针对不同的医疗服务,采用不同的监管方法。他把医疗分成三类:一类是疑难杂症,这类疾病的诊断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他认为实现监管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规定谁可以提供这类医疗服务,也就是监管医生资质和医疗机构资质;第二类是大致可以确定治疗结果的常见病、多发病,他认为监管的重点是管流程,保证程序符合规范,从而获得更稳定的疗效;第三种是可以实现精准医疗的疾病。针对这类疾病,他认为应当监管治疗效果。此类监管并不一定需要政府监管,付费方就可以实现监管:根据结果付费,治好才付钱。


  我们国家可以借鉴上述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管思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以下两点。一是强制性信息披露。当年韩国强制披露信息,要求医疗机构和医生必须公开药占比,医生就开始自觉降低药占比。所以我认为,政府现在不用强压药品价格和药占比,改为要求所有医院每季度必须公布销售排名前十名的药,并且公布处方信息,不需要任何处罚措施,只要求医院对信息准确性负法律责任。这样一来,我相信医院和医生就会自觉控制处方。即便医生仍然可以拿药品回扣,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拿回扣的利益驱动就不够了,因为一旦被公众发现滥开大处方,就会付出极大的声誉成本。


  互联网医疗就带有信息公开的特征。医生可以网上行医,行医证书、行医过程在网上完全公开、随时可查,这种情况下,其实医生没有什么违规操作的空间。我一直支持医保向网上诊断医生支付诊疗费(医事药事服务费),目录内药物网上购买医保报销,引导互联网医疗发展。医保部门可能担心放开互联网医疗会出现刷单现象,浪费医保资金。其实,互联网医疗信息完全公开,没有哪个医生敢一天开出500张处方。


  第二,要给患者选择权。为了推行分级诊疗,有人认为,患者必须先到社区首诊。其实在我看来,分级诊疗、社区首诊应该是结果,而不应该强制推行。如果社区医生服务质量好,互联网医疗水平高,分级诊疗就会自然形成。谁不愿意选择更方便的就医方式,非要到三甲医院排队呢?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好医生都在三甲医院,基层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因此,应当放开医生自由执业, 允许医生自由流动。


  综上所述,我觉得互联网医疗可以采取以下监管路径:监管医生资质,上网诊疗的医生必须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必须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例如要求必须有相关临床领域五年、不间断从医经验)。政府可以为医生背书,如果资质造假,政府承担一定责任。也就是说,可以严格监管资质,但允许符合资质的医生自由执业、上网问诊。在药品方面,允许处方药网上销售,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先放开10-20家,然后逐渐放开。这样一来,监管本身也可以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46阅读

侃2024年度沪惠保:“八王议政”“野村水母”、各显灵通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7:51:20 文章来源:原创

309阅读

《“120”搬运病人是情分还是本分》读后感

作者:胡晓翔 时间:2024-04-26 17:32:28 文章来源:原创

743阅读

医保行政处罚全解析:5大时限、3大流程与3大最易争议环节,医院需关注!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04-26 11:31:12 文章来源:转载

1154阅读

心脑血管病诊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家医疗集团做到了全国前列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26 11:10:59 文章来源:首发

590阅读

慢病管理的挑战:并不在支付,而在可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0:38:13 文章来源:原创

885阅读

除了六大部门,这个神秘“第七部门”也在监管医保基金!医院务必警惕!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4-25 17:20:22 文章来源:转载

朱恒鹏
简介
朱恒鹏,男,1969年9月生,山东莱芜人。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