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伤害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和应对

16年06月24日 阅读:21602 来源: 杨全玉原创

  高考之后,新闻报道有一高考生跳楼。而最近又报道了一名高三毕业生跳河自杀。他在QQ空间里留下长达2800余字的独白,字里行间充满了控诉。


  就他本人来讲,学习应该还不错,只是父母过于严格要求,期望太大。这些严格的要求变成了压力,让他觉得生无可恋。


  诚然,父母的严格是出于望子成龙,但是过于严格,未必是对的。他本身已经学习很好,过高的要求会抹杀他的努力和成绩。


  所以他始终有一种挫败感,因为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所以他想,既然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干脆放弃算了。


  于是他选择的是一种极端的放弃,放弃了生命。而有一些人则表现为放弃学习,表现出来就是叛逆。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力,因为不恰当的否定性的评价让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


  很多的时候,我们要在外部世界寻找自己的倒影,我们往往借助于别人的肯定来作为肯定自己的证据。


  所以,尽管有时候他们本身是优秀的。但是这种持续的否定性的评价让他们无法对自己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所以就父母而言,对孩子还是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脱离事实的严苛就会导致孩子产生这种习得性无力。


  遗憾的是,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经历不同,甚至是心情不同时,可能会作出大不相同的评价。


  父辈所面对的生活的困境、遗憾的梦想,无望的出人头地,可能都会折射转移到孩子身上,可能会让孩子背负自己未竟的理想和衣锦还乡的渴望。但是,谁又会去想,孩子要的是什么,客观是什么?可能他过于严格,是错了,但是事情重来一次,能够改变吗?所以,没有谁保证自己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


  受到父母的苛责孩子,并不在少数,但是只有极其个别的孩子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相对于父母的苛责和不理解,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的人们的处境更为凄惨。但是一样是有人生存在下来,当然也有人因为忧郁的死在狱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两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每天早上,他俩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一个人总是愁苦的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半年后,前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的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在维克多?弗兰克尔 《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一书中也讲到,“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负重的方式之中。作为犯人,我们这样的想法绝非脱离实际的臆想,这也是唯一能帮助我们解脱的想法。它使我们免于绝望,哪怕是处于看似毫无希望之时。”


  人,无论是谁,不论在哪一个阶段,都可能遇到艰难的处境,如果比较而言,未必能够比过集中营的处境残酷,但是,一样是有人能够坚持下来,甚至有人将经历写成一本书,将灾难转化成了独特的机会。


  所以,处境是机会,还是困境,不在于处境,而在于你的选择。你可以把它当成是无法跨越的障碍,你也可以把它当作是前进过程中的阶梯。


  作为这个孩子来讲,他的困境就是父母的不理解,他以为父母的责备,仅仅是苛责,他不明白,为什么任凭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看到另一种可能,可能就会化解这种困境,不被困境所伤。


  如果他能想到,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做的只是保证自己尽到足够的努力,但是无法左右被人的评价。即使是父母的评价,因为经历、角色和出发点的区别,也未必客观。可能他就会合理的面对父母负面的评价,看到另一种可能,可能就不会轻生。


  因为,父母严苛的本意并非是想否定自己的努力,而是爱和期望的错误的表达,所谓,爱之深则责之切。


  所以,很多的时候,伤害你的不是处境或者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处境和事情的看法和应对。你需要做的,只是换一种想法,换一种态度,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


  当然,作为孩子来讲,自己很难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而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学习的定义太过于狭隘了,我们只是关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本身的适应能力。


  《失控》一书对于学习的定义是“学习被定义为个体活着的时的适应性”。


  学习是一种对社会的适应性,本身也应该包括这种对于不公平对待的应对。学校的书本的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学习”远不止于此。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在舍本逐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64阅读

侃2024年度沪惠保:“八王议政”“野村水母”、各显灵通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7:51:20 文章来源:原创

1417阅读

《“120”搬运病人是情分还是本分》读后感

作者:胡晓翔 时间:2024-04-26 17:32:28 文章来源:原创

1002阅读

医保行政处罚全解析:5大时限、3大流程与3大最易争议环节,医院需关注!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04-26 11:31:12 文章来源:转载

1469阅读

心脑血管病诊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家医疗集团做到了全国前列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26 11:10:59 文章来源:首发

733阅读

慢病管理的挑战:并不在支付,而在可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0:38:13 文章来源:原创

986阅读

除了六大部门,这个神秘“第七部门”也在监管医保基金!医院务必警惕!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4-25 17:20:22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系,关注医疗安全管理与医疗纠纷处理。